字 | 衿 |
释义 | 衿 (一)jīn 《廣韻》居吟切,平侵見。侵部。 ①衣的交领。也作「襟」。《方言》卷四:「衿謂之交。」郭璞注:「衿,衣交領也。」《顔氏家訓·書證》:「古者,斜領下連於衿,故謂領為衿。」又专指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。《詩·鄭風·子衿》:「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」毛傳:「青衿,青領也。學子之所服。」清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革弊》:「士子身入庠序,宜守臥碑,乃幸得一衿。」又代称秀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「合城紳衿都來弔唁。」 ②衣下两旁掩裳际处。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「臣輒以頸血湔足下衿。」 ③襌衣。《玉篇·衣部》:「衿,襌衣也。」 (二)qìn 《集韻》巨禁切,去沁羣。 ①五彩丝绳。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「親結其縭」毛傳:「母戒女,施衿結帨。」孔穎達疏:「衿,謂纓也。」 ②系衣服的带子。《廣韻·侵韻》:「衿,衣小帶也。」《集韻·鹽韻》:「衿,衣系也。」 ③系结。《玉篇·衣部》:「衿,綴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衿纓,綦屨,以適父母舅姑之所。」鄭玄注:「衿,猶結也。」漢揚雄《反離騷》:「衿芰荷之緑衣兮,被芙蓉之朱裳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