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宗 |
释义 | 宗 《説文》:「宗,尊祖廟也。从宀,从示。」按:于省吾谓「示」像神主,「宗」当是屋中立神主之形。一说「示」是地祇之「祇」的初文。古人认为生命来源于土地,人死要归土,用「示」表示祖先和神灵。 zōng 《廣韻》作冬切,平冬精。冬部。 ①祖庙,祭祀祖先的地方。《説文·宀部》:「宗,尊祖廟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當云:尊也,祖廟也。」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:「無寧以為宗羞。」杜預注:「言華氏為宋宗廟之羞耻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中》:「今將大泯其宗祊,而蔑殺其民人。」韋昭注:「廟門謂之祊。宗,猶宗廟也。」《孔子家語·哀公問政》:「故築為宫室,設為宗祧。」王肅注:「宗,宗廟也。」 ②祖先;祖宗。如:列祖列宗。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:「使嗣宗職。」杜預注:「嗣其祖宗之位職。」又指祖先的神主。《周禮·春官·肆師》:「凡師甸,用牲于社宗,則為位。」鄭玄注:「宗,遷主也。」 ③同一祖先的家族。《爾雅·釋親》:「父之黨為宗族。」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「肸之宗十一族。」杜預注:「同祖為宗。」《世説新語·規箴》:「卿一宗在朝有幾人?」《文選·陳琳〈為袁紹檄豫州〉》:「所愛光五宗,所惡滅三族。」李善注:「宗,亦族也。」《老殘遊記續集遺稿》第六回:「不怕等二老歸天後再還宗,或是兼祧兩姓俱可。」又,同族的。漢曹操《表論田疇功》:「疇率宗人避亂於無終山。」《古今小説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「七七四十九日内,内外宗親,都來弔孝。」 ④宗子,即嫡长子。《詩·小雅·白華序》:「以妾代妻,以孼代宗。」鄭玄箋:「孼,支庶也;宗,適子也。」《禮記·大傳》:「别子為祖,繼别為宗。」鄭玄注:「别子之世適也,族人尊之,謂之大宗,是宗子也。」又:「尊祖故敬宗,敬宗故收族。」孔穎達疏:「宗是祖之正胤,故敬宗。」 ⑤神庙,祭社稷之神的地方。《詩·大雅·鳬鷖》:「既燕于宗,福禄攸降。」鄭玄箋:「宗,社宗也,羣臣下及民盡有祭社之禮而燕飲焉。」 ⑥尊祭之神。《書·舜典》:「禋于六宗。」孔傳:「宗,尊也,所尊祭者,其祀有六,謂四時也,寒暑也,日也,月也,星也,水旱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又禋祭於六宗等尊卑之神。」 ⑦祭祀名。《正字通·宀部》:「宗,凡言宗者以祭祀為主,言人宗于此而祭祀也。」《國語·魯語上》:「凡禘、郊、宗、祖、報,此五者,國之典祀也。」《論衡·祀義》:「五帝三王郊宗黄帝、帝嚳之屬。」 ⑧官名。 ⑨帝王的庙号。《書·無逸》:「昔在殷王中宗。」孔傳:「殷家中世,尊其德,故稱宗。」《史記·孝文帝本紀》:「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。」裴駰集解引應劭曰:「始取天下者為祖,高帝稱高祖是也。始治天下者為宗,文帝稱太宗是也。」《孔子家語·廟制解》:「天下有王,分地建國設祖宗。」王肅注:「祖有功,宗有德。」 ⑩诸侯夏天朝见天子之礼。《周禮·大宗伯》:「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。」 ⑪根本;主旨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宗,本也。」《國語·晋語四》:「禮賓矜窮,禮之宗也。」韋昭注:「宗,本也。」《老子》第四章:「淵兮似萬物之宗。」宋黄庭堅《答洪駒父書》:「凡作一文,皆須有宗有趣。」陈毅《示丹淮》:「汝是无产者,勤俭是吾宗。」 ⑫佛教的派别;也指由同一本源所分出的流派。《字彙·宀部》:「宗,流派所出為宗。」《正字通·宀部》:「宗,釋氏五宗,達摩立六宗,又教律禪分為三宗。」宋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辨》:「禪家者流,乘有大小,宗有南北,道有正邪。」清譚嗣同《仁學·自敍》:「周秦學者必曰孔、墨,孔、墨誠仁之一宗也。」茅盾《我们这文坛》:「我们这『擂台』的文坛也有若干各宗各派的评判员。」 ⑬归往;归向。《書·禹貢》:「江漢朝宗于海。」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「武王已平殷亂,天下宗周。」宋王安石《禄隱》:「聖賢之宗於道,猶水之宗於海也。」 ⑭尊崇;取法。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:「食之飲之,君之宗之。」鄭玄箋:「宗,尊也。」《後漢書·劉盆子傳》:「崇雖起勇力而為衆所宗,然不知書數。」清李漁《閒情偶寄》:「詞曲一道,但有前書堪讀,並無成法可宗。」 ⑮指所尊崇的人或事物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「仲舒為世儒宗,定議有益天下。」《文心雕龍·辨騷》:「其文辭麗雅,為詞賦之宗。」唐韓愈《送廖道士序》:「南方之山高而大者以百數,獨衡為宗。」 ⑯生物分类学名称,指同一物种内形态特征较不稳定的群体。如:分布区不同的称为地理宗;生态上有差异的称为生态宗;遗传上有差异的称为遗传宗。 ⑰量词。 ⑱星名。《星經》卷下:「宗二星,在候東,主宗室。」 ⑲藏语。西藏旧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 ⑳通「衆(zhòng)」。众多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宗,衆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豐部》:「宗,叚借為衆。」《逸周書·程典》:「商王用宗讒。」孔晁注:「宗,衆也。」《楚辭·招魂》:「室家遂宗,食多方些。」王逸注:「宗,衆也。」《法言·孝至》:「宗夷猾夏,蠢迪王人,屈國喪師,無次也。」李軌注:「宗夷者,四方羣夷也。」 ㉑用同「緵」。古代布帛在二尺二寸的幅度内含八十根经线为一緵。《儀禮·喪服》「冠六升外畢」鄭玄注「布八十縷為升」唐賈公彦疏:「今亦云八十縷謂之宗,宗即古之升也。」按:《説文·禾部》「稯,布之八十縷為稯」清段玉裁注:「古文作緵。」 ㉒春秋时诸侯国名。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:「夏,子孔執舒子平及宗子,遂圍巢。」杜預注:「平,舒君名,宗、巢,二國,羣舒之屬。」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歷代州域形勢·周》:「宗,或曰,在今廬州府廬江縣西境。」 ㉓姓。《廣韻·冬韻》:「宗,姓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宗氏,又為宗伯氏,周大夫宗伯之後,以官命氏。齊有宗樓,衛有宗魯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