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孤,無父也。从子,瓜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孟子曰:『幼而無父曰孤。』引申之,凡單獨皆曰孤。」

gū 《廣韻》古胡切,平模見。魚部。

①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。《説文·子部》:「孤,無父也。」《管子·輕重》:「民生而無父母,謂之孤子。」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少而無父者謂之孤。」歐陽修《瀧岡阡表》:「不幸,生四歲而孤。」

②特指为国事而牺牲者的后代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門》:「以其財養死政之老與其孤。」鄭玄注:「死政之老,死國事者之父母也;孤,其子。」《管子·中匡》:「外存亡國,繼絶世,起諸孤。」尹知章注:「孤,謂死王事者子孫。」

③指没有子女的人。《吕氏春秋·懷寵》:「求其孤寡而振恤之。」高誘注:「無子曰孤。」《禮記·月令》:「仲春之月……是月也,安萌牙,養幼少,存諸孤。」

④犹怜恤。《法言·先知》:「老人老,孤人孤。」

⑤单独;孤单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孤,獨也。」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子部》:「孤,凡單獨皆曰孤。」《論語·里仁》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。」何晏注:「方以類聚,同志相求,故必有鄰,是以不孤。」王維《使至塞上》:「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。」田间《赶车传》下:「孤树难得成林,独木难得架桥。」

⑥特出的,杰出的。《玉篇·子部》:「孤,特也。」《書·禹貢》:「陽孤桐。」傳:「孤,特也。嶧山之陽特生桐,中琴瑟。」南朝鮑照《東武吟》:「時事一朝異,孤績誰復論。」楊萬里《和李天麟二首》之一:「學詩須透脱,信手自孤高。」

⑦古代王侯的自称。《集韻·模韻》:「孤,侯王謙稱。」《左傳·莊公十一年》:「列國有凶,稱孤,禮也。」杜預注:「列國諸侯無凶則常稱寡人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下》:「庶方小侯,入天子之國曰某人,於外曰子,自稱曰孤。」孔穎達疏:「若自與臣民言則曰孤。孤者,特立無德能也。」曹操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「設使國家無有孤,不知當幾人稱帝,幾人稱王。」趙翼《陔餘叢考·稱孤》:「是孤本小侯之稱,諸侯遭喪則亦稱之,此定制也……諸侯或遇危難,則亦有稱孤者……亦以喪敗而自為貶損之詞,非諸侯本稱也……及之間,而孤已為南面之雄稱……然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文内,亦不見有稱孤者,至末及三國羣雄之割據僭竊者始稱之。」

⑧古代官职,位于三公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之下,又名孤卿。《書·周官》:「少師、少傅、少保曰三孤。」傳:「此三官,名曰三孤。」《周禮·天官·掌次》:「孤卿有邦事,則張幕設案。」鄭玄注:「孤,王之孤三人,副三公論道者。」《後漢書·城陽恭王祉傳》:「及篡立,氏為侯者皆降稱子,食孤卿禄。」

⑨远。《漢書·終軍傳》:「臣年少材下,孤於外官。」顔師古注:「孤,遠也。」《文選·沈約〈咏湖中鴈詩〉》:「羣浮動輕浪,單汎逐孤光。」張銑注:「孤猶遠也。」

⑩辜负。《集韻·模韻》:「孤,負也。」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「雖孤恩,亦負德。」《後漢書·皇后紀上·明德馬皇后》:「臣叔孤恩不報。」李賢注:「孤,負也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三十回:「一則不孤他仰望之心,二來也不負我遠來之意。」

⑪古代方术语。即计日时,以十天干顺次与十二地支相配为一旬,所余的两地支称之为「孤」。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「日辰不全,故有孤虚。」裴駰集解:「甲乙謂之日,子丑謂之辰。六甲孤虚法:甲子旬中無戌亥,戌亥即為孤,辰巳即為虚。」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上》:「孤虚之術。」李賢注:「孤謂六甲之孤辰,若甲子旬中,戌亥無干,是為孤也,對孤為虚。」

⑫戏曲名词。杂剧和院本有「裝孤」,杂剧中「孤」为官员俗称。「孤」可由各行角色扮演,如「浄扮孤」、「外扮孤」等。關漢卿《竇娥寃》第二折:「浄扮孤引祗候上。」朱權《太和正音譜·古之善歌者》:「孤,當場粧官者。」

⑬通「辜」。罪,归罪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豫部》:「孤,叚借為辜。」《國語·吴語》:「天王親趨玉趾,以心孤勾踐,而又宥赦之。」韋昭注:「孤,棄也。」

⑭古地名。在今河北省唐县北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以攻慶都,還兵攻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又定州唐縣東北五十四里有孤山,蓋都山也。」

⑮姓。《續通志·氏族略六》:「孤,見《姓苑》。孤啟德化縣丞;孤鳳正德舉人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13:43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