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魨 |
释义 | 魨 tún 《玉篇》音豚。 ①〔河魨〕即「河豚」。别名鯸鮧、䲅鱼等。体圆筒形,似豚。无鳞或有刺鳞,一触物胸腹部即鼓气如球作御敌状。种类很多,我国沿海均产,有的种类能进入淡水。肉味鲜美,但肝脏、卵巢及血液等均含毒素。《玉篇·魚部》:「魨,魚名。」《正字通·魚部》:「魨,河魨,狀如科斗,大者尺餘,無鱗、腮,背青白,有黄縷,目能開闔,觸物即嗔,腹脹如氣毬浮起,獺及大魚皆不敢近。一名鯸鮧,一名鰗鮧,一名䲅魚。……本作豚。舊註音豚,不知魨為俗增也。」宋趙彦衛《雲麓漫鈔》卷五引梅堯臣《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魨魚》:「春洲生荻芽,春岸飛楊花。河魨於此時,貴不數魚蝦。其狀已可怪,其毒亦莫加。」 ②鱼纲魨形目鱼类的统称。如:三刺魨;刺魨;鳞魨;箱魨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