魦 《説文》:「魦,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从魚,沙省聲。」 (一)shā 《廣韻》所加切,平麻生。歌部。 同「鯊」。 ⒈海中沙鱼。也称「鮫」。《説文·魚部》:「魦,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」徐鍇繫傳:「今沙魚。皮有珠文,可飾刀劍靶,皮亦可食。」《玉篇·魚部》:「魦,鮫魚。」宋王禹偁《仲咸借予海圖觀罷有詩因和》:「鯧蚱脚多垂似帶,鋸魦齒密利如刀。」 ⒉吹沙小鱼。《爾雅·釋魚》「鯊,鮀」郭璞注「今吹沙小魚,體圓而有點文」唐陸德明釋文:「鯊本又作魦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歸田賦〉》:「落雲閒之逸禽,懸淵沈之魦鰡。」李善注:「毛萇詩傳曰:『魦,䰿也。』」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「鰋鯉鱨魦,樂我純德,騰踊相隨。」李賢注:「魦或作鯊。郭義恭《廣志》曰:『吹沙魚,大如指,沙中行。』」唐柳宗元《設漁者對智伯》:「始臣之漁於河,有魦鱮鱣者,不能自食,以好臣之餌,日收者百焉。」 (二)suō 《廣韻》蘇禾切,平戈心。 同「鮻」。鱼名。《集韻·戈韻》:「魦,魚名。或作鮻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