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魁,羹斗也,从斗,鬼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斗當作枓,古斗枓通用。枓,勺也。抒羹之勺也。」

(一)kuí 《廣韻》苦回切,平灰溪。微部。

①勺子,舀汤的用具。《説文·斗部》:「魁,羹斗也。」郭璞《易洞林》:「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歘鳴。」《齊民要術·種榆》:「(梜榆)十年之後,魁、椀、瓶、榼、器皿,無所不任。」黄庭堅《謝楊景仁承事送惠酒器》:「君喜我梨花盞,却念初無注酒魁。」劉弇《癸酉歲暮壽春道中五首》之五:「有客有客垢髮鬚,羹魁挂鞍無宿儲。」

②大,壮伟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魁,大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勸學》:「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,未之嘗有也。」高誘注:「魁大之士,名德之人。」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「始以公為魁然也,今視之,乃眇小丈夫耳。」柳宗元《牛賦》:「牛之為物,魁形巨首。」

③星名。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星,一说为北斗第一星。《玉篇·鬼部》:「魁,北斗名。」《史記·天官書》:「北斗七星……魁枕參首。」司馬貞索隱引《春秋運斗樞》云:「第一至第四為魁。」張守節正義:「魁,斗第一星也。」韓愈《詠雪贈張籍》:「厚慮填溟壑,高愁㨖斗魁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二回:「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面,杓在上,魁在下。」

④主帅。《玉篇·鬼部》:「魁,師也。」鈕樹玉《説文解字校録·鬼部》:「魁,《玉篇》收《鬼部》,訓『師也』。師當是帥。」《書·胤征》:「殲厥渠魁,脅從罔治。」傳:「魁,帥也。」引申指为首的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(子夏)曰:『請問居從父昆弟之仇,如之何?』曰:『不為魁。主人能則執兵而陪其後。』」鄭玄注:「魁,猶首也。」《漢書·游俠傳序》:「諸公之間陳遵為雄,閭里之俠原涉為魁。」《清史稿·柴大紀傳》:「時姦民相聚,號天地會漳州莊煙為之魁,爽文與相接,謀為變。」又引申为统率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:「其部落之酋长以武力而魁服其众。」

代称进士第一名为魁,即状元,后世因之。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八:「初欲以為魁,終以此不果。」《宋史·選舉志二》:「三月,御試奏名,汪應辰第一。初,考官以有官人黄中第一,帝訪諸沈應求應求沈遘馮京故事對。乃更擢應辰為魁,遂為定制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九回:「我朝二百年來,只有這一樁事是絲毫不走的,摩元得元,摩魁得魁。」引申泛指第一。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八回回目:「林瀟湘魁奪菊花詩,薛蘅蕪諷和螃蟹咏。」

⑥蜃蛤,即大蛤。《儀禮·士冠禮》:「素積白屨,以魁柎之。」鄭玄注:「魁,蜃蛤。」賈公彦疏:「以魁蛤灰柎之者,取其白耳。」

⑦块根。芋之大根。王念孫《廣雅疏證·釋草》:「芋之大根名渠,又名魁也。」《漢書·翟方進傳附翟義》:「壞陂誰?翟子威,飯我豆食羹芋魁。」顔師古注:「羹芋魁者,以芋根為羹也。」

⑧不戴帽子。《後漢書·東夷傳·三韓》:「(馬韓人)大率皆魁頭露紒,布袍草履。」

⑨通「𠂤(堆)」。小丘。《説文·𠂤部》:「𠂤,小𨸏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小𨸏曰𠂤,《國語》叚借魁字為之。……其字俗作堆,堆行而𠂤廢矣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夫,高山、廣川、大藪也……而幽王蕩以為魁陵、糞土、溝瀆。」韋昭注:「小阜曰魁。」《破魔變文》:「眼裏睛如火,胸前癭似魁。」杜甫《八陣圖》「功蓋三分國,名成八陣圖」仇兆鰲注:「永嘉氏云:武侯之圖,可見者三……在廣都者,隆土為基,魁以石,四門二首,六十四魁,八八成行,兩陣俱立,陣周四百七十二步,其魁百有二十。」

⑩姓。《萬姓統譜·灰韻》:「魁,見《姓苑》。魁倫登州萊蕪縣人。」

(二)kuǐ 《集韻》苦猥切,上賄溪。

①藏伏。《太玄·告》:「玄者神之魁也。」范望注:「魁,藏也,言神藏於玄之中也。」

②盘结貌。《爾雅·釋木》:「枹遒木,魁瘣。」郭璞注:「謂樹木叢生,根枝節目盤結磈磊。」邢昺疏:「魁瘣讀若磈磊,謂根節盤節處也。」《集韻·賄韻》:「魁,魁瘣。木枝節盤結也。」

(三)kuài 《集韻》苦會切,去泰溪。

通「塊」。孤独。《集韻·隊韻》:「魁,魁然無徒也。通作塊。」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「今世之處士,魁然無徒,廓然獨居。」顔師古注:「魁,讀曰塊。」按:《文選·東方朔〈答客難〉》作「塊」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9:04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