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鬌 |
释义 | 鬌 《説文》:「鬌,髮隋也。从髟,隋省。」徐鍇繫傳:「鬌,髮墮。從髟,墮省聲。」 (一)chuí 《廣韻》直垂切,平支澄。歌部。 毛发脱落。也指发落头秃。《説文·髟部》:「鬌,髮隋也。」《廣韻·支韻》:「鬌,髮落。」唐顔師古《匡謬正俗》卷六:「關中俗謂髮落頭秃為椎。……《説文解字》云:『鬌,髮墮也。』吕氏《字林》、《玉篇》、《唐韻》並直垂反,今俗呼鬌。音訛,故為椎耳。」又引申为尽,光。《方言》卷十二:「鬌,盡也。」郭璞注:「鬌,毛物漸落去之名。」 (二)tuǒ(又读duǒ) 《廣韻》徒果切,上果透。又丁果切。歌部。 ①儿童剪发时留下的一部分头发。《玉篇·髟部》:「鬌,小兒翦髮為鬌。」《集韻·果韻》:「鬌,剃餘髮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髟部》:「鬌,本髮落之名,因以為存髮不翦者之名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三月之末,擇日翦髮為鬌,男角女羈,否則男左女右。」鄭玄注:「鬌,所遺髮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三月翦髮所留不翦者謂之鬌。」《金史·濟安傳》:「丁巳,翦鬌,奏告天地宗廟。」清毛奇齡《李女宗守志記事》:「童子飾鬌。」 ②发美。《集韻·果韻》:「鬌,髮美。」宋方岳《風流子》:「雲鬆鸞髻鬌,月襯馬蹄驕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