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髬 |
释义 | 髬 pī 《廣韻》敷悲切(《集韻》攀悲切),平脂滂。又《類篇》貧悲切。 ①〔髬髵〕猛兽鬃毛竖起。《廣韻·脂韻》:「髬,髬髵,猛獸奮鬣皃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「及其猛毅髬髵,隅目高眶。威懾兕虎,莫之敢阬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髬髵,作毛鬣也。」《太平廣記》卷四百四十一引唐牛肅《紀聞》:「俄而有一青獸,自松樹南細草中出,毳毛髬髵。」也借指猛兽。宋蘇軾《十八大阿羅漢頌》:「一念之差,墮此髬髵。」又指人发竖起。唐李觀《弔監察御史韓弇没蕃文》:「羣羌髬髵,坐刃我師。」清魏源《寰海後十首》之五:「城下華元槃婉轉,壇前贊普髮髬髵。」 ②披发走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五十三引《埤蒼》:「髬者,被髮而走皃也。」《字彙·髟部》:「髬,披髮走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