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犀 |
释义 | 犀 《説文》:「犀,南徼外牛,一角在鼻,一角在頂,似豕。从牛,㞑聲。」 xī 《廣韻》先稽切,平齊心。脂部。 ①犀牛,动物名。奇蹄类,形状略像牛。头略呈三角形,颈短,四肢粗大,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。皮粗而厚,微黑色,无毛。产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。《説文·牛部》:「犀,南徼外牛,一角在鼻,一角在頂,似豕。」王筠句讀:「徼猶塞也。東北謂之塞,西南謂之徼。」《墨子·公輸》:「荆有雲夢,犀兕麋鹿滿之。」《漢書·平帝紀》:「(元始)二年春,黄支國獻犀牛。」顔師古注:「犀狀如水牛,頭似猪而四足類象,黑色,一角當額前,鼻上又有小角。」《南史·恩倖傳·陸驗》:「先是,外國獻生犀,其形甚陋。」 ②犀牛皮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函人》:「函人為甲,犀甲七屬,兕甲六屬,合甲五屬。犀甲壽百年。」《國語·齊語》:「制重罪贖以犀甲一戟,輕罪贖以鞼盾一戟。」韋昭注:「犀,犀皮,可用為甲也。」唐羅隱《送程尊師東游有寄》:「且憑鶴駕尋滄海,又恐犀軒過赤城。」清張逸少《北征凱旋詩》:「犀衣頒七校,駿騎給千屯。」 ③犀牛角;犀牛角所做成的器件。《法言·孝至》:「或曰:訩訩北夷,被我純繢,帶我金犀。」李軌注:「犀,劍飾。」《文選·曹植〈七啓〉》:「飾以文犀,彫以翠緑。」吕向注:「文犀,犀角有文章者也。」宋高觀國《浣溪沙》:「小憐低唱緑窗深,試拈犀管寫春心。」清洪昇《長生殿·駡賊》:「走緋衣鸞刀細割,揎錦袖犀盤滿獻。」 ④坚固;锐利。《玉篇·牛部》:「犀,堅也。」《集韻·齊韻》:「犀,兵器堅也。」《漢書·馮奉世傳》:「然羌戎弓矛之兵耳,器不犀利。」顔師古注:「如淳曰:『今俗刀兵利為犀。』晋灼曰:『犀,堅也。』」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「雖有犀舟勁檝,猶人涉卬否,有須者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高祖武德七年》:「吾屋居火食,刀槊犀利。」胡三省注:「犀,堅也。」也指文辞尖锐。唐劉禹錫《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》:「未幾,改職方知制誥,詞鋒犀利,絶人遠甚。」 ⑤瓠中的子。《集韻·齊韻》:「犀,瓠中。」《字彙·牛部》:「犀,瓠犀,瓠中之子。」《詩·衛風·碩人》:「齒如瓠犀,螓首蛾眉。」毛傳:「瓠犀,瓠瓣。」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廣動植之一》:「瓜瓠子曰犀。」 ⑥姓。《廣韻·齊韻》:「犀,姓,秦有犀首。」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二:「犀,《史記》有魏相犀首。案:《莊子》釋文:犀首,魏官名,若今虎牙將軍也。公孫衍為此官,故《史記》但稱犀首。姓書元有,不敢削之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