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牟 |
释义 | 牟 《説文》:「牟,牛鳴也。从牛,象其聲气从口出。」段玉裁注:「此合體象形,與芈同意。」 (一)móu 《廣韻》莫浮切,平尤明。幽部。 ①牛叫声。《説文·牛部》:「牟,牛鳴也。」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引《説文》:「牟,牛聲也。」唐柳宗元《牛賦》:「牟然而鳴,黄鍾滿脰。」鲁迅《坟·春末闲谈》:「野牛的大队,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,但拉开一匹,定只能牟牟地叫。」 ②超过;加倍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牟,過也。」又《釋言》:「牟,倍也。」《楚辭·招魂》:「成梟而牟,呼五白些。」王逸注:「倍勝為牟。」洪興祖補注:「牟,過也,進也,大也。」 ③博大。《玉篇·牛部》:「牟,大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謹聽》:「賢者之道,牟而難知,妙而難見。」高誘注:「牟,猶大也。」 ④大麦。后作「麰」。《字彙·牛部》:「牟,大麥也。」《詩·周頌·思文》:「貽我來牟,帝命率育。」毛傳:「牟,麥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牟,《字書》作麰。《廣雅》云:『麰,大麥也。』」《天工開物·乃粒》:「今天下育民人者,稻居什七,而來、牟、黍、稷居什三。」 ⑤眼珠。后作「眸」。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》:「眸字在新附,蓋古衹借牟字為之。」《荀子·非相》:「堯舜參牟子。」楊倞注:「牟與眸同。參眸子謂有二瞳之相參也。」 ⑥爱。《方言》卷一:「牟,愛也。宋、魯之間曰牟。」 ⑦首。《玉篇·牛部》:「牟,首也。」 ⑧长久。《韓勑造孔廟禮器碑》:「天與厥福,永享牟壽,上極華紫,旁伎皇代。」 ⑨通「蛑(蟊、蝥)」。食苗根虫,引申为贪取,侵夺。《玉篇·牛部》:「牟,取也,奪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牟,叚借為蛑。」《韓非子·六反》:「遊居厚養,牟食之民也,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。」《漢書·景帝紀》:「吏以貨賂為市,漁奪百姓,侵牟萬民。」顔師古注引李奇曰:「牟,食苗根蟲也。侵牟食民,比之蛑賊也。」《新唐書·元載傳》:「諸子牟賊,聚斂無涯藝。」毛泽东《开展根据地的减租、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》:「把合作社看作为少数工作人员赚钱牟利,或看作政府公营商店的观点,是错误的。」 ⑩通「堥」。土釜。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·牛部》:「牟為堥之假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敦、牟、巵、匜,非餕莫敢用。」鄭玄注:「牟讀曰堥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齊人呼土釜為牟。」《續漢書·禮儀志下》:「巵八,牟八,豆八,籩八,形方酒壺八。」劉昭注引鄭玄注《既夕》曰:「牟盛湯漿。」 ⑪通「侔」。等同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牟,叚借為侔。」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「德牟往初,功無與二。」顔師古注:「牟,等也。」《僊人唐公房碑記》:「道牟羣仙,德潤故鄉。」 ⑫通「鍪」。头盔。《古今韻會舉要·尤韻》:「鍪,通作牟。」清朱珔《説文叚借義證·牛部》:「牟為鍪之假借。」《後漢書·文苑傳·禰衡》:「諸史過者,皆令脱其故衣,更著岑牟單絞之服。」李賢注引《通史志》曰:「岑牟,鼓角士胄也。」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「虽兜牟深隐其面,威武若不可陵,而干禄之色,固灼然现于外矣!」 ⑬用同「模(mú)」。模样。《敦煌變文集·醜女緣起》:「女緣前生貌不敫(敷),每看恰似獸頭牟。」蒋礼鸿字義通釋:「『獸頭牟』,就是獸頭的模樣。《敦煌曲子詞集·别仙子詞》『此時桙樣,算來是秋天月』孫貫文校『桙』作『模』。……唐時『牟』音應與『模』相同,所以『牟』也有『模』的意義。」 ⑭用同「矛(máo)」。古代兵器,在长柄一端安有金属枪头。《北史·齊本紀中·顯祖文宣皇帝》:「沈酗既久,彌以狂惑,每至將醉,輒拔劍挂手,或張弓傅矢,或執持牟槊。」 ⑮春秋国名。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。《春秋·桓公十五年》:「邾人、牟人、葛人來朝。」杜預注:「牟國,今泰山牟縣。」江永地理考實:「今牟城在泰安府萊蕪縣東二十里。」 ⑯姓。《廣韻·尤韻》:「牟,姓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二》:「牟氏,《風俗通》云:牟子國,祝融之後。望出鉅鹿。宋登科牟景先,陳州人……又蜀有牟氏,善畫雞。」 (二)mào ㊀《集韻》莫𠊱切,去候明。幽部。 通「瞀」。昏暗。《集韻·𠊱韻》:「務,昏也。古作瞀,或作牟。」《太玄·玄數》:「為黄怪,為愚,為牟。」司馬光集注引宋衷曰:「牟當作瞀。」 ㊁《集韻》莫後切,上厚明。 古地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。《集韻·𠪋韻》:「牟,中牟,地名。」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河南四·彰德府》:「中牟城,(湯陰)縣西五十里……所謂河北之中牟也。」《論語·陽貨》:「佛肸以中牟畔。」《左傳·定公九年》:「晋車千乘在中牟。」江永地理考實:「今河南彰德府湯陰縣西有中牟城,在牟山下,正當衛走邯鄲之道,是其地也。」 (三)mù 〔牟平〕旧县名。在山东省东部,北滨黄海。汉为东牟县,隋为牟平县。明、清为宁海州,1914年复改为牟平县。1994年改为烟台市牟平区。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「牟平廢縣,今(寧海)州治。漢置東牟縣,屬東萊郡,晋廢。隋移牟平縣治此,屬牟州。大業初州廢,縣屬東萊郡。唐初為牟州治,貞觀初州廢,縣亦併入文登縣。麟德初,復析置牟平縣。如意初,置登州於此,尋改為屬縣,宋因之。金為寧海軍治,後為州治,明初省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