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牙,牡齒也。象上下相錯之形。𤘈,古文牙。」鈕樹玉校録:「《九經字樣》作『壯齒也』。」

(一)yá 《廣韻》五加切,平麻疑。魚部。

①大牙;臼齿。《説文·牙部》:「牙,牡〔壯〕齒也。」《六書故·人四》:「(𠚕)口有齒有牙。齒當唇,牙當車。齒相直也,牙相入也。」《易·大畜》:「豶豕之牙。」《左傳·隱公五年》:「皮革、齒牙、骨角、毛羽,不登於器。」孔穎達疏:「頷上大齒謂之為牙。」韓愈《與崔羣書》:「左車第二牙,無故動摇脱去。」

②泛指牙齿。《廣韻·麻韻》:「牙,牙齒。」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牙部》:「牙,統言之,皆偁齒,偁牙。」《楚辭·大招》:「靨輔奇牙,宜笑嘕只。」王逸注:「言美女頰有靨輔,口有奇牙,嘕然而笑,尤媚好也。」李白《蜀道難》:「朝避猛虎,夕避長蛇,磨牙吮血,殺人如麻。」鲁迅《呐喊·狂人日记》:「有的是看不出面貌,似乎用布蒙着;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,抿着嘴笑。」

③咬;啮。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「王見大王之狗……投之一骨,輕起相牙者,何則?有争意也。」高誘注:「牙,言以牙相噬。」《太玄·争》:「兩虎相牙,知所制也。」范望注:「雖當俱争,宜知彊所制服也。」

④特指象牙。南朝鮑照《代淮南王》:「琉璃藥盌牙作盤,金鼎玉匕合神丹。」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驃》:「有横笛二:一長尺餘,取其合律,去節無爪,以蠟實首,上加師子頭,以牙為之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十五回:「少頃飯至,衆人調放了桌子,鳳姐兒用手巾裹了一把牙筯,站在地下。」

⑤形状像牙齿的东西。
古代钟架横木上所刻像牙齿的部分。《詩·周頌·有瞽》:「有瞽有瞽,在之庭。設業設虡,崇牙樹羽。」傳:「崇牙,上飾卷然,可以縣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《(詩·大雅)靈臺》云:『虡業維樅』,樅即崇牙,上飾卷然,可以為懸者也……牙即業之上齒也。」
古代杂佩中悬在丝绳上像牙的尖角叫「衝牙」,行走时碰撞佩玉发出清脆的声音。《禮記·玉藻》:「佩玉有衝牙。」鄭玄注:「居中央以前後觸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凡佩玉必上繫於衝(一作「衡」),下垂三道,穿以蠙珠,下端前後以縣於璜,中央下端縣以衝牙,動則衝牙前後觸璜而為聲。所觸之玉其形似牙,故曰衝牙。」
戟上横枝,像牙形,故曰「戟牙」。蘇軾《劉乙新作射亭》:「手柔弓燥春風後,置酒看君中戟牙。」
瓦屋的檐角,像牙,曰「檐牙」。杜牧《阿房宫賦》:「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;廊腰縵迴,簷牙高啄。」周密《齊東野語·賈氏園池》:「檀板歌殘陌上花,過牆荆棘刺檐牙。」
古代机器中像牙齿的部件,或合称为「牙机」。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:「陽嘉元年,復造候風地動儀……其牙機巧制,皆隱在尊中,覆蓋周密無際。」
弩上钩弦的器具,像牙齿,称「弩牙」。《釋名·釋兵》:「鉤弦者曰牙,似齒牙也。」《書·太甲上》「若虞機張」傳:「機,弩牙也。」《南齊書·東昏侯紀》:「金銀鏤弩牙,瑇瑁帖箭。」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録·元旦朝會》:「人踏開弩子,舞旋榙箭,過與使人,彼窺得端正,止令使人發牙。」

⑥古称将军之旗。《集韻·麻韻》:「牙,旗名。」《字彙·牙部》:「牙,將軍之旂曰牙,立於帳前謂之牙帳,取其為國爪牙也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胡綜傳》:「又作黄龍大牙,常在中軍,諸軍進退,視其所向。」《隋書·李密傳》:「於是令建牙,别統所部。」《宋史·叛臣傳下·李全》:「三月庚寅,禡祭,有梟鳴于牙,占之吉。」朱鼎《玉鏡臺記·敗王含》:「長驅虎豹龍驤、龍驤,高牙大纛揮颺、揮颺。」

⑦古代军队主将住所的称呼。《隋書·長孫覽傳》:「遣降虜覘候雍閭,知其牙内屢有災變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憲宗元和十二年》:「(李)愬入居元濟外宅……元濟始懼,曰:『何等常侍,能至於此!』乃帥左右登牙城拒戰。」

⑧古代官署之称。后作「衙」。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公牙》:「近代通謂府廷為公衙,公衙即古之公朝也。字本作牙……軍中聽號令,必至牙旗之下,稱與府朝無異。近俗尚武,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,府門為牙門,字稍訛變,轉而為衙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中宗神龍元年》:「北門、南牙,同心協力,以誅凶豎,復氏社稷。」胡三省注:「南牙謂宰相,北門謂羽林諸將。」龔自珍《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》之八十八:「怪道烏臺牙放早,幾人怒馬出長安?」

⑨草木发芽。又喻事物的发生、开始。后作「芽」。《字彙·牙部》:「牙,與芽同。」《説文·艸部》「芽,萌芽也」段玉裁注:「古多以牙為芽。」《管子·版法》:「驟令而不行,民心乃外。外之有徒,禍乃始牙。」闻一多校:「牙讀為芽,萌芽也。」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「人毁其滿,神疾其邪,利端始萌,害漸亦牙。」《新唐書·長孫无忌傳》:「禍𨻶已牙,敗不旋踵矣。」又指植物的幼芽。后作「芽」。《齊民要術·種韭》:「若市上買韭子,宜試之:以銅鐺盛水,於火上微煮韭子,須臾牙生者好。」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卷十三:「流水涓涓芹努牙,織烏雙飛客還家。」梅堯臣《初聞蛙》:「何時科斗生,草根已吐牙。」

⑩幼小。《後漢書·崔駰傳》:「甘羅童牙而報。」李賢注:「童牙,謂幼小也。」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録·育子》:「浴兒畢,落胎髮,遍謝坐客,抱牙兒入他人房,謂之『移窠』。」又称小孩子。也作「伢」。张天翼《谭九先生的工作》:「老师,我们细毛牙子在你们学堂里还听话不?」

⑪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王庭的称呼。《北史·長孫道生傳附長孫晟》:「及突厥攝圖請婚,趙王女妻之……因遣汝南公宇文神慶千金公主至其牙。」《新唐書·諸夷蕃將傳·契苾何力》:「是時吐谷渾王伏允突淪川何力欲襲之……乃閲精騎千餘,直擣其牙。」魏源《聖武記·國朝綏服蒙古記二》:「和林者,大漠之北,杭愛山之南,鄂爾坤河之西北,回紇舊建牙之所,自古北匈奴所庭也。」

⑫牙板。传统音乐用以显示乐曲节奏的拍板。始用象牙,后多用檀木,因色带紫红色,故称红牙。劉克莊《賀新郎·生日用實之來韻》:「安得春鶯雪兒輩,輕拍紅牙按舞。」洪昇《長生殿·製譜》:「聽宫鶯,數聲恰好應紅牙。」

⑬用同「互」。
悬挂东西的架子或桩子。陸佃《埤雅》卷五:「今東之間以杙繫豕謂之牙。《(西京)賦》曰『置牙擺牲』是也。」按: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作「置互擺牲」,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互,所以挂肉。」《警世通言·崔待詔生死冤家》:「郡王好生焦躁,左手去壁牙上取下『小青』,右手一掣,掣刀在手,睁起殺番人的眼兒,咬得牙齒剥剥地響。」
旧指买卖的经纪人。沟通买卖双方,收取佣金。如:牙人、牙行、牙郎、牙商、牙侩。曾慥《類説》卷五十六引《劉貢父詩話》:「今有人謂駔𩦱為牙。本謂之互郎,主互市事也。人書互作㸦,以㸦似牙,因轉為牙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三十七回:「兄弟張順,他却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。」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十五章:「有时候,牲畜市上会有骨架匀称、毛色一致的小骡、小马的。主人因为用钱急紧,不得不出手;郭世富就不声不响把他的手缩进袖筒,伸向牙家。」
介绍人。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一:「嘉興聞人茂德,名,老儒也……自言作門客牙,充書籍行,開豆腐羹店。」

⑭量词。绺。《水滸全傳》第五十七回:「衆人看徐寧時,果是一表好人物:六尺五六長身體,團團的一個白臉,三牙細黑髭髯,十分腰細膀闊。」

⑮语倔强貌。《字彙·牙部》:「牙,語倔强貌。」

⑯方言。牡,指雄性牲畜。《本草綱目·獸部·豕》:「(豕)牡曰豭,曰牙。」西崖《談征·名部下·牙豬》:「牙豬,『牙』即『豭』之轉音也。」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二:「有人骂那狂咬猛扑的大牙狗:『没长眼睛的家伙,才几天不来,就不认识了?』」原注:「牙狗即公狗。」

⑰姓。《廣韻·麻韻》:「牙,姓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氏,《風俗通》云:周穆王司徒君牙之後,以王父字為氏。」

(二)yà 《集韻》魚駕切,去禡疑。又語下切。魚部。

车辋,车轮的外周部分。《集韻·禡韻》:「牙,車輮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「牙也者,以為固抱也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牙,讀如『跛者訝跛者』之『訝』,謂輪輮也。世間或謂之罔,書或作輮。」賈公彦疏:「訝,迎也。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,故讀從之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21:09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