牓 (一)bǎng 《廣韻》北朗切,上蕩幫。 ①同「榜」。《集韻·蕩韻》:「榜,或从片。」 ⒈牌额;题榜。《玉篇·片部》:「牓,牌也。」《廣韻·蕩韻》:「牓,題牓。」《集韻·蕩韻》:「榜,木片也。或从片。」《神異經·中荒經》:「門有銀牓,以青石碧鏤,題曰:『天地長男之宫』。」《南史·梁宗室傳上·臨川靖惠王宏》:「宏性愛錢,百萬一聚,黄牓標之,千萬一庫,懸一紫標,如此三十餘間。」唐白居易《兩朱閣》:「寺門敕牓金字書,尼院佛庭寬有餘。」明屠隆《曇花記·上游天界》:「晃晃彌羅宫,巍巍鬱蕭殿。……玉牓青霞標,金闕紅雲爛。」 ⒉公告;文告。《北齊書·方伎傳·馬嗣明》:「從駕往晋陽,至遼陽山中,數處見牓,云有人家女病,若有能治差者,購錢十萬。」唐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「至潯陽郡,見竹户上有紙牓子,云『召傭者』。」宋佚名《嶺南道行營擒劉鋹露布》:「兼於諸處收到新出偽命文牓,皆是會合逆黨,以拒王師。」清顧炎武《日知録》卷八:「今代縣門之前多有牓曰:『誣告加三等,越訴笞五十。』此先朝之舊制,亦古者懸法象魏之遺意也。」也指张挂或张贴文告。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二十八引《傅子》:「(漢)靈帝牓門賣官,崔烈入錢五百萬,取司徒。」唐孟郊《織婦辭》:「官家牓村路,更索栽桑樹。」又以物示众。《太平御覽》卷八百八十五引南朝梁任昉《述異記》:「其家斬犬牓首路側。」 ⒊揭示录取人员的名单。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制科》:「陳章甫制策登科,吏部牓放。章甫上書時,見牓云:『户部報無籍記者。』」明陶宗儀《輟耕録》卷二十八引佚名《非程文》:「黄璋稱幹首,二三月已買試官;鮑恂在牓中,十四名全賴妻父。」又指代列牓之人。《清朝野史大觀·進士不讀史記》:「宋荔裳方伯在塾讀書時,有岸然而來者,則一老甲牓也。」 ⒋题写;书写。唐劉知幾《史通·題目》:「魏、梁二史,巨細畢載,蕪累甚多,而俱牓之以畧,考名責實,奚其爽歟!」宋劉摯《臨湘縣閲武亭記》:「作區屋以萃之,凡若干,據以大亭,牓曰『閲武』,以時臨視其藝。」 ②通「妨(fáng)」。妨碍。《字彙補·片部》:「牓,與妨同。」《論衡·自紀》:「母驪犢騂,無害犧牲;祖濁裔清,不牓奇人。」黄暉校釋引舊注曰:「『牓』讀為『妨』。」 (二)pāng 《集韻》鋪郎切,平唐滂。 ①纳鞋底的模具。《集韻·唐韻》:「牓,履𣝜模也。」 ②〔牓陁〕同「滂沱」。《切韻·歌韻》:「陁(沲),牓陁(沲)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