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爛 |
释义 | 爛〔烂〕 《説文》:「爤,孰也。从火,蘭聲。燗,或从閒。」高翔麟字通:「今經典相承作爛。」段玉裁注:「隷作爛,不从艸。」 làn 《廣韻》郎旰切,去翰來。元部。 ①火熟。《方言》卷七:「自河以北,趙、魏之間火熟曰爛,氣熟曰糦。」《廣韻·翰韻》:「爛,火熟。」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「(歸登尚書)性甚鄙嗇,嘗爛一羊脾,旋割旋噉,封其殘者。」 ②食物或瓜果熟透后的松软状态。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「故久而不弊,熟而不爛,甘而不噥。」高誘注:「爛,失飪也。」宋司馬光《應詔言朝政闕失狀》:「是猶臨鼎哀魚之爛而益薪不已,將何補哉!」《紅樓夢》第十一回:「説有好吃的要幾樣,還要很爛的呢。」又指某些固态物体水分增加后的松软或稀糊状态。如:泡烂;烂泥。 ③极熟悉;精通。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「乃古今之世代治亂,是非成敗,爛如指掌。」清王士禛等《師友詩傳録四》:「又昔人曰:『《文選》爛,秀才半。』皆少陵『熟精《文選》理』之義也。」 ④程度深。如:烂醉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你是個爛忠厚没用的人,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。」 ⑤放纵而不节制。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言》:「今人謂人舒縱不節曰爛。」唐韓愈《劉生》:「妖歌慢舞爛不收,倒心迴腸為青眸。」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十二回:「等到股本到了手,爛嫖爛賭。」 ⑥烧伤;毁伤。《左傳·定公三年》:「(邾子)自投于牀,廢于鑪炭,爛,遂卒。」《漢書·霍光傳》:「曲突徙薪亡恩澤,燋頭爛額為上客耶?」《三國志·蜀志·楊戲傳》「普至廷尉,濬至太常,封侯」南朝宋裴松之注引《益部耆舊雜記》:「(常)播詣獄訟争,身受數千杖,肌膚刻爛,毒痛慘至。」 ⑦腐烂。《公羊傳·僖公十九年》:「其自亡奈何,魚爛而亡也。」《淮南子·説山》:「爛灰生蠅。」高誘注:「爛,腐。」又腐朽。臧克家《有的人》:「把名字刻入石头的,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。」 ⑧破碎;散乱。如:破铜烂铁;烂纸。唐陸羽《茶經·一之源》:「茶者南方之嘉木也……其地,上者生爛石,中者生礫壤,下者生黄土。」宋王安石《垂虹亭》:「喟予獨感此,剥爛有終極。」 ⑨头绪乱。如:烂摊子;一本烂账。 ⑩光明。《廣韻·翰韻》:「爛,明也。」《詩·鄭風·女曰雞鳴》:「子興視夜,明星有爛。」《漢書·禮樂志》:「靈殷殷,爛揚光,延壽命,永未央。」顔師古注:「爛,光貌。」清王士禛《題汪玉輪狀元看劍圖》:「爛如明星下垂芒,光如秋水翻濤江。」又色彩鲜丽。《詩·唐風·葛生》:「角抌粲兮,錦衾爛兮。」《世説新語·文學》:「才藻新奇,花爛映發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