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燮,和也。从言,从又、炎。籀文𤎬从𢆉。」王筠句讀:「大徐注本字,引作『𤍛』,譌从屰。」徐灝注箋:「曰:𤍛、𤏻、燮,實一字。𢆉之譌為辛,辛之譌為言也。案:説是也。蓋『𤍛』為烹飪熟物之偁,从又持二火,會意,𢆉聲。引申為調和之義。」

xiè 《廣韻》蘇協切,入帖心。盍部。

①和;谐和;调和。《説文·又部》:「燮,和也。」《書·洪範》:「三曰柔克,平康正直。彊弗友剛克,燮友柔克。」傳:「燮,和也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「北燮丁令,南諧越裳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燮、諧,皆和也。」李白《獄中上崔相涣》:「賢相燮元氣,再欣海縣康。」《清史稿·樂志六》:「東漸西被,北燮南諧。」

②大熟。《玉篇·又部》:「燮,大熟也。」王安石《再用前韻寄蔡天啟》:「定林朝自炊,有匕或無莢。時時羹藜藿,鑊大苦難燮。」

③姓。《正字通·火部》:「燮,姓。御史燮伭圃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2 23:11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