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螾 |
释义 | 螾 《説文》:「螾,側行者。从虫,寅聲。蚓,螾或从引。」 (一)yǐn 《廣韻》余忍切,上軫以。真部。 ①蚯蚓。后作「蚓」。《説文·虫部》:「蚓,螾或从引。」《荀子·勸學》:「螾無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飲黄泉,用心一也。」楊倞注:「螾與蚓同。」《文選·賈誼〈弔屈原文〉》:「偭蟂獺以隱處兮,夫豈從蝦與蛭螾。」李善注引韋昭曰:「螾,丘螾也。螾音引。」唐柳宗元《答吴武陵論非國語書》:「僕無聞而甚陋,又在黜辱,居泥塗若螾蛭然。」 ②动貌。《淮南子·天文》:「指寅,則萬物螾。」高誘注:「螾,動生貌。」《史記·律書》:「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。」 (二)yín 《廣韻》翼真切,平真以。 寒蝉。《廣韻·真韻》:「螾,寒蟬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