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蜒 |
释义 | 蜒 (一)yán 《廣韻》以然切,平仙以。元部。 ①蜿蜒,龙蛇爬行貌。《類篇·虫部》:「蜒,蜿蜒,龍皃。」《楚辭·屈原〈大招〉》:「南有炎火千里,蝮蛇蜒只。」王逸注:「蜒,長貌也。言南方太陽有積火千里,又有惡蛇蜿蜒而長有𧍗毒也。」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:「自己带着娃子,从渭北爬蜒到这南山根儿来。」 ②蜒蚰。又名「蛞蝓」、「鼻涕虫」。蛞蝓科。形似去壳蜗牛,有两对触角,身体能分泌黏液,爬行后常留下银白色条痕。是农作物的害虫。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物異》:「嘗毁鳥巢,得一黑石,如雀卵,圓滑可愛。後偶置醋器中,忽覺石動,徐視之,有四足,如蜒。舉之,足亦隨縮。」《本草綱目·蟲部·蛞蝓》:「(釋名)蛞蝓……鼻涕蟲,蜒蚰螺。」 (二)yàn 《集韻》延面切,去線以。 蟃蜒。兽名。《類篇·虫部》:「蜒,蟃蜒,獸名。」明方以智《物理小識·器用類》:「香爐畜火,莫如宣銅……乳爐最宜;魚戟、蜒耳、象鼻、獸面皆佳。」 (三)dàn 同「蜑」。《篇海類編·鱗介類·虫部》:「蜑,亦作蜒。」《隋書·南蠻傳》:「南蠻雜類,與華人錯居,曰蜒,曰獽。」《南史·明僧紹傳》:「(慧照)為巴州刺史,綏懷蠻蜒。」也指在水上生活。清黄遵憲《日本國志》卷十一:「居民農餘,多從事於漁蜒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