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威 |
释义 | 威 《説文》:「威,姑也。从女,从戌。《漢律》曰:『婦告威姑。』」 wēi 《廣韻》於非切,平微影。微部。 ①指丈夫的母亲。《説文·女部》:「威,姑也。《漢律》曰:『婦告威姑。』」《廣雅·釋親》:「姑,謂之威。」 ②尊严;威严。《論語·學而》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,學則不固。」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:「言人不能敦重,既無威嚴,又不能堅固識其義理。」《尸子·神明》:「不言而信,不怒而威,不施而仁。」《遼史·宗室傳·韓知古》:「捐棄旗鼓,損威辱國。」 ③威力;权势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威,力也。」《商君書·去强》:「刑生力,力生强,强生威。」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「威加海内兮歸故鄉。」《隋書·李密傳》:「且經城不拔,何以示威?」 ④刑罚。《書·洪範》:「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」孫星衍疏引鄭玄曰:「作威,專刑罰也。」《韓非子·用人》:「上無私威之毒,而下無愚拙之誅。」陈奇猷集釋:「私威者,不案法而行罰也。」三國蜀諸葛亮《斬斷》:「設斧鉞之威,以待不從令者誅之。」又惩罚。清歸莊《送崑山令黄岡萬侯序》:「以奬善威惡。」 ⑤法则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威,則也。」郭璞注:「威儀可法則。」《詩·周頌·有客》:「既有淫威,降福孔夷。」毛傳:「威,則。」鄭玄箋:「既有大則,謂用殷正朔行其禮樂,如天子也。」 ⑥震慑;欺凌。《易·繫辭下》:「以威天下。」《後漢書·杜詩傳》:「唯匈奴未譬聖德,威侮二垂,陵虐中國。」李賢注:「威,虐也。」《三國志·吴志·吴主傳》:「夫法令之設,欲以遏惡防邪,儆戒未然也,焉得不有刑罰以威小人乎?」 ⑦怒。清俞樾《兒笘録》:「威,怒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巧言》:「昊天已威,予慎無罪。」《遼史·宗室傳·韓知古》:「良久,威稍霽,及杖而免之。」 ⑧德行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威,德也。」 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。百户为「威」。清温睿臨《南疆逸史·紀略》:「設中、前、後、左、右五所,每軍百户曰威。」 ⑩方言。漂亮。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第三十三章:「楹联贴好了,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:『威不威?』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,大声说:『威呀!』」又第三十五章:「我怨不得人,只怨自家怕苦怕穷,贪威爱靓,眼里分不出好人、坏人。」 ⑪通「畏(wèi)」。畏惧。《釋名·釋言語》:「威,畏也,可畏懼也。」清潘奕雋《字通》:「威,通畏。」《書·洪範》:「嚮用五福,威用六極。」孔穎達疏:「極者,人之所惡,皆畏懼之。」按: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、《漢書·五行志上》、又《谷永傳》引「威」皆作「畏」。《商君書·開塞》:「故以刑治則民威,民威則無奸。」又指可怕的事。《老子》第七十二章:「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」魏源本義:「人不畏其所當畏,則大可畏者至矣。」 ⑫通「隈」。弓中央弯曲处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「夫角之中,恒當弓之畏」漢鄭玄注:「故書畏作威。杜子春云:當為威。威謂弓淵,角之中央,與淵相當。玄謂:畏讀如『秦師入隈』之隈。」 ⑬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威氏,媯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齊威王之後,以為田氏,始王,故其後以為氏。今望出南安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