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𣂁
释义

𣂁

《説文》:「𣂀,斛旁有𣂀。从斗,𠩓聲。一曰突也。一曰利也。《尔疋》曰:『𣂀謂之疀,古田器也。』」段玉裁改「𣂀」作「𣂁」,并注:「庣,各本作𣂁,今正。」

tiāo(又读qiāo) 《廣韻》吐彫切,平蕭透。宵部。

①古时制斛,算来一尺见方,可容十斗,但制斛时须加九厘五毫,这样才能实容十斗。𣂁,就是制斛超过方尺的部分。《説文·斗部》:「𣂁,斛旁有𣂀。」段玉裁改「𣂀」为「庣」并注:「庣,各本作𣂁,今正。斛旁有庣,謂斛中有寬於方尺之處;若作有𣂁,是斛外有物名𣂁矣……。氏曰:庣,過也。算方一尺,所受一斛。過九氂五豪,然後成斛。……按:不寬九氂五豪,則不容十斗。故製字从斗、庣會意。」《正字通·斗部》:「𣂁,古量器。」

②古农具,即锹。《爾雅·釋器》:「𣂁,謂之疀,古田器也。」郭璞注:「皆古鍬鍤字。」《方言》卷五:「臿,之東北、朝鮮洌水之間謂之𣂁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𣂁,穿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《説文》:『𣂁,突也。』突與穿同義。《爾雅》:『𣂁謂之疀。』注《少牢下篇》作『挑謂之歃』。疀、歃并與鍤同,所以穿地者也。」《集韻·宵韻》:「𣂀(𣂁),亦書作鍬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20:44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