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髕 |
释义 | 髕〔髌〕 《説文》:「髕,厀耑也。从骨,賓聲。」沈濤古本考:「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三、卷四、卷五、卷七、卷十二皆引作『膝骨也』。《華嚴經》七十三音義所引亦同。是古本不作厀耑。以本部髀骨、𩪡骨、脛骨諸解例之則作厀骨為是。今本乃涉下文,䯏字解骨耑而誤耳。」 bìn 《廣韻》毗忍切,上軫並。真部。 ①髌骨。也叫膝盖骨。《説文·骨部》:「髕,厀耑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厀,脛頭節也。《釋骨》云:『蓋膝之骨曰膝髕。』《大戴禮》曰:『人生朞而髕,髕不備,則人不能行。』」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五:「髕,《説文》:『厀骨也,』《三蒼》:『膝蓋也。』」《素問·刺禁論》:「刺膝髕出液為跛。」《史記·秦本紀》:「王與孟説舉鼎絶髕。」也指膝部。明楊慎《水性》:「弱水弱毛,黑溪玄髕。」 ②古代五种酷刑之一。夏为「髌」,本指剔去膝盖骨。周改「刖」,断足;后或以「髌」为「刖」。《説文·骨部》:「髕,厀耑也。」徐鍇繫傳:「古臏刑去膝也。」汪憲繫傳攷異:「當云去膝蓋也。《白虎通》云:『髕,去膝蓋骨也。』」段玉裁注:「古者五刑,臏、宫、劓、墨、死。臏者,髕之俗,去厀頭骨也。周改髕作跀,其字借作刖、斷足也,漢之斬趾是也,髕者廢不能行,跀者尚可箸踊而行,踊者,跀足者之屨。《莊子》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,崔譔云:『無趾故以踵行,』是則跀輕於髕也。」《集韻·準韻》:「髕,一曰刖也。」《周禮·秋官·司刑》「刖罪五百」漢鄭玄注引《尚書大傳》卷六:「决關梁,踰城郭而略盜者,其刑髕。」《漢書·刑法志》:「髕罰之屬五百。」顔師古注:「髕罰去膝頭骨。」清吴偉業《海螄》:「廻腸縈鎖甲,髕脚怨刀錢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