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髆 |
释义 | 髆 《説文》:「髆,肩甲也。从骨,尃聲。」 (一)bó 《廣韻》補各切,入鐸幫。鐸部。 ①肩。《説文·骨部》:「髆,肩甲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肉部》曰肩髆也,單稱曰肩,絫呼曰肩甲,甲之言蓋也,肩蓋乎衆體也,今俗云肩甲者,古語也。」《素問·骨空論》:「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。」唐佚名《嘲崔左丞》:「髆上全無項,胸前别有頭。」清許槤《洗寃録詳義·肩甲骨圖》:「《説文》:『髆,肩甲也。』故肩甲亦稱肩髆……《釋名》:『肩,堅也;甲,闔也。』與胸脇背相會合也。」 ②肩膀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六十:「髆,《集訓》云:『兩肩及𦡜也。』」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「今謂臂曰臂髆或曰胳膊,語稍異古,然相引伸也。」《北史·孟信傳》:「欲為卿受一㹠髆耳。」隋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·咳嗽病諸候·咳逆候》:「(咳逆)其狀咳而胸滿而氣逆、髆背痛,汗出。」清宣統《東莞縣志·方言》:「袒裼謂之赤髆。」 (二)pò 《集韻》匹各切,入鐸滂。 腰骨。因指腰部。《集韻·鐸韻》:「䯙,䯊也。或从尃。」唐沈亞之《秦夢記》:「聲秦聲,舞秦舞,舞者擊髆拊髀鳴鳴。」《北史·耿豪傳》:「人言李穆、蔡祐是丞相髆髀,耿豪、王勇,丞相咽項,以在上,故為勝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