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騶 |
释义 | 騶〔驺〕 《説文》:「騶,廄御也。从馬,芻聲。」 (一)zōu 《廣韻》側鳩切,平尤莊。侯部。 ①古时为王公贵族养马并管驾车的人。《説文·馬部》:「騶,廄御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廐御也者,《玉篇》:『騶,養馬人名。』」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:「程鄭為乘馬御,六騶屬焉,使訓羣騶知禮。」孔穎達疏:「騶是主駕之官也。」《韓非子·外儲説左下》:「使騶盡粟以食,雖無肥,不可得也。」《後漢書·宦者傳·張讓》:「凡詔所徵求,皆令西園騶密約勑,號曰『中使』,恐動州郡,多受賕賂。」李賢注:「騶,養馬人。」 ②古代贵族骑马时的前后侍从骑士。《漢書·惠帝紀》:「外郎不滿二歲,賜萬錢。……謁者、執楯、執戟、武士、騶比外郎。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騶,騶騎也。」《後漢書·羊續傳》:「令中使督之,名為『左騶』。」李賢注:「騶,騎士也。」《搜神記》卷四:「忽于樹間逢一絳衣騶,呼班云:『泰山府君召。』」南朝陳阮卓《長安道》:「藹藹東都晚,羣公騶御回。」 ③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地。《新書·禮》:「騶者,天子之囿也。」《文選·左思〈魏都賦〉》:「顯文武之壯觀,邁梁騶之所著。」李善注引張載曰:「《魯詩傳》曰:『古有梁騶。梁騶,天子獵之田曲也。』」按:胡克家攷異、袁本茶陵本无「獵之曲」三字。 ④通「菆」。好箭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需部》:「騶,叚借為菆。」《漢書·鼂錯傳》:「材官騶發,矢道同的,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。」顔師古注:「騶,謂矢之善者也。《春秋左氏傳》作菆字,其音同耳。……騶發,發騶矢以射也。」 ⑤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騶氏,閩越王無諸之後。」《萬姓統譜·尤韻》:「騶,越句踐之後。周騶衍,齊人,著書十餘萬言。……又有騶忌、騶奭,號『三騶子』。」《漢書·西南夷兩粤朝鮮傳》:「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,姓騶氏。」 (二)zhū 《集韻》追輸切,平虞知。 古地名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。也作「邾」、「鄒」。《集韻·虞韻》:「騶,夷國名。通作邾。」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「孟軻,騶人也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魯地名。」又《吴太伯世家》:「九年,為騶伐魯,至與吴盟乃去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《左傳》『騶』作『邾』,聲相近自亂耳。」 (三)zhòu 《集韻》鉏救切,去宥崇。 通「驟」。马疾驰;迅疾。《集韻·宥韻》:「驟,《説文》:『馬步疾也。』或作騶。」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馬部》:「驟,馳驟字,《曲禮》叚騶為之。」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車驅而騶,至于大門。」鄭玄注:「騶,音驟。」 (四)qū 《集韻》逡須切。平虞清。侯部。 通「趨」。快走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需部》:「騶,叚借為趨。」《荀子·正論》:「和鸞之聲,步中《武》、《象》,騶中《韶》、《護》以養耳。」楊倞注:「騶,當為趨。」明袁宏道《由渌羅山至桃園縣記》:「余肅冠裾,將揖之,未數步,騶而前,余笑益不止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