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騫 |
释义 | 騫〔骞〕 《説文》:「騫,馬腹縶也。从馬,寒省聲。」徐鍇繫傳作「馬腹熱」。 (一)qiān 《廣韻》去乾切,平仙溪。元部。 ①马腹病,指腹部亏损低陷。五代徐鍇《説文繫傳·馬部》:「騫,馬腹熱也。臣鍇曰:腹病騫損。《詩》曰:『不騫不虧。』古人名損字騫。」朱士端核定本:「馬腹熱,熱即病也。故鍇曰『腹病騫損』。大徐本作『馬腹縶』,葢以形近而譌。」也指其他动物的肚腹低陷。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「鋭喙、決吻、數目、顅脰、小體、騫腹,若是者謂之羽屬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體小則腹虧損低陷也。」明劉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三:「其先聒聒生者曰叫螞蚱,以比於聒聒,腹太似,恨騫。」 ②亏损;损坏。《玉篇·馬部》:「騫,虧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無羊》:「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。」毛傳:「騫,虧也。」《後漢書·李杜傳論》:「夫專為義則傷生,專為生則騫義。」唐柳宗元《弔樂毅文》:「大厦之騫兮,風雨萃之。」清薛福成《峴臺銘》:「變態奚窮,終古不騫。」 ③仰首貌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四十八引《廣雅》:「騫,舉也。」《楚辭·大招》:「鰅鱅短狐,王虺騫只。」王逸注:「騫,舉頭皃也。」唐李華《含元殿賦》:「進而仰之,騫龍首而張鳳翼。」 ④高。唐杜牧《池州送孟遲先輩》:「寺樓最騫軒,坐送飛鳥没。」宋王安石《祭陳浚宣叔文》:「嗟乎宣叔,學以為己,不溺於俗,孤騫介峙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二》:「即斜騫於賓川之東而雄峙者。」 ⑤惊惧。《文選·顔延之〈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〉》:「人靈騫都野,鱗翰聳淵丘。」李善注:「騫、聳,皆驚懼之意也。」 ⑥通「鶱」。飞起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騫,飛也。」按:清王念孫《廣雅疏證》本作「鶱」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騫,叚借為鶱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「鳳騫翥於甍標,咸遡風而欲翔。」李善注:「《説文》曰:『騫,飛貌也。』」唐柳宗元《觀八駿圖説》:「咸若騫若翔,若龍鳳麒麟,若螳螂然。」宋陳居仁《水調歌頭》:「龍野方馳逐,鴻翼自孤騫。」 ⑦通「愆」。过失;延误。《篇海類編·鳥獸類·馬部》:「騫,咎也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騫,叚借為愆。」《荀子·正名》:「長夜漫兮,永思騫兮。」楊倞注:「騫,咎也。」《文選·劉琨〈扶風歌〉》:「惟昔李騫期,寄在匈奴庭。忠信反獲罪,漢武不見明。」李善注:「《周易》曰:『歸妹愆期,遲歸有時。』王肅曰:『愆,過也。』騫與愆通也。」 ⑧通「搴」。拔取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乾部》:「騫,叚借為㩃(搴)。」《漢書·酷吏傳·楊僕》:「將軍之功,獨有先破石門、尋陿,非有斬將騫旗之實也,烏足以驕人哉!」顔師古注:「騫,與搴同。搴,拔取之。」 ⑨通「褰」。揭起(衣服)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「拂衣從之」杜預注「拂衣,褰裳也」唐陸德明釋文本作「騫」,云:「騫,本或作褰。」 ⑩古邑名。《集韻·㒨韻》:「騫,邑名。」 ⑪姓。《廣韻·仙韻》:「騫,姓。」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四上》:「騫氏出自孔子弟子閔損,字子騫,其孫文,以王父字命氏。後漢質帝時有騫弘,字弘伯,避地允吾,為金城别駕,封金城侯,子孫因家焉。……味道相武后。」 (二)jiǎn 《集韻》九件切,上獮見。 驽马。《集韻·𤣗韻》:「騫,駑也。」明袁宏道《尺牘·馮琢菴師》:「賤體稍愈,便當策騫扣門,與師共窮生死之奥,不朽之旨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