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保,養也。从人,从𤔍省。𤔍,古文孚。𣎼,古文保。𠊻,古文保不省。」唐兰《殷虚文字記》:「負子于背謂之保,引申之,則負之者為保;更引申之,則有保養之義。然則保本象負子于背之義,君誤以為形聲,遂取養之義當之耳。」

bǎo 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晧幫。幽部。

①负幼儿于背。《書·召誥》:「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,以哀籲天。」

②养;育。《説文·人部》:「保,養也。」《書·康誥》:「若保赤子,惟民其康乂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上》:「事神保民。」韋昭注:「保,養也。」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「勞所保之民,行危險之地。」顔師古注:「保,養也。」

③保母。五代徐鍇《説文繫傳·人部》:「夫赤子有保,保其身之動静飲食衣服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保受乃負之。」鄭玄注:「保,保母。」《慎子·君人》:「愛赤子不慢其保,絶險者不慢其御。」《北史·魏本紀》:「保者以帝體重倍於常兒,竊獨奇怪。」

④古代官名,即太保,三公之一,掌管宫廷教育。《書·君奭序》:「召公為保,周公為師,相成王為左右。」傳:「保,太保也;師,太師也。馬(融)云:保氏、師氏皆大夫官。」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「入則有保,出則有師,是以教喻而德成也。」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「保,保其身體;傅,傅其德義;師,導之教訓。此三公之職也。」

⑤安。《廣雅·釋詁四》:「保,定也。」《廣韻·晧韻》:「保,安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「神保是饗。」傳:「保,安也。」鄭玄箋:「其鬼神又安而享其祭祀。」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保民而王,莫之能禦也。」趙岐注:「保,安也。」《漢書·叙傳下》:「保此懷民。」顔師古注:「保,安也。」

⑥保佑;庇护。《字彙·人部》:「保,全之也。」《書·召誥》:「今相有殷,天迪格保。」《世説新語·識鑑》:「然保卿家,終當在兄。」《宋史·楊延昭傳》:「朝中忌嫉者衆,朕力為保庇,以及於此。」

⑦守卫。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九:「保,守也。」《詩·大雅·崧高》:「南土是保。」鄭玄箋:「保,守也。」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「民前或相聚保山澤,不書名數。」顔師古注:「保,守也。」《金史·承裕傳》:「步兵保西山,騎兵走赤谷。」

⑧据有;占据。《詩·唐風·山有樞》:「宛其死矣,他人是保。」鄭玄箋:「保,居也。」《南史·宋本紀上》:「去城四十里有巨蔑水五樓急據之。比至,為龍驤將軍孟龍符所保,五樓乃退。」《隋書·周尚法傳》:「時有齊郡王薄孟讓等舉兵為盜,衆十餘萬,保長白山。」

⑨依;附。《字彙·人部》:「保,依也。」《莊子·列禦寇》:「女處己,人將保女矣。」王先謙集解:「司馬云:『保,附也。』案:言汝且處乎家,人將附汝矣。」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:「(令)欲誅恐,踰城保高祖。」

⑩仗恃;凭借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,於是乎得人。」杜預注:「保,猶恃也。」班固《東都賦》:「子實人,矜夸舘室,保界河山。」王念孫雜志:「界讀為介,保介皆恃也,言恃河山以為固也。」

⑪保持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膺保明德,以佐王室。」韋昭注:「保,持也。」《吕氏春秋·誠廉》:「上謀而行貨,阻丘而保威也。」高誘注:「保,持。」孟郊《湘弦怨》:「此志諒難保,此情竟何如?」

⑫负责;担保。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六引《説文》:「保,當也。」《廣韻·晧韻》:「保,任也。」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令五家為比,使之相保。」鄭玄注:「保,猶任也。」《隋書·李密傳》:「公但列陣以待,保為公破之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「説是個姓的具保狀保我出來。」又指保证人。蒲松齡《翻魘殃》第四回:「你就指地去作保,要錢是錢銀是銀。」鲁迅《呐喊·明天》:「托他作一个保,半现半賒的买一具棺木。」

⑬佣工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「保,使也。」《鶡冠子·天則》:「酒保先貴食者。」陸佃注:「酒保,貨酒者也。」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:「窮困,賃傭於,為酒人保。」裴駰集解引《漢書音義》曰:「酒家作保傭也。」黄庭堅《過家》:「舍傍舊傭保,少换老欲盡。」

⑭知晓。《禮記·樂記》:「有勇有義,非歌孰能保此?」鄭玄注:「保,知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不是歌聲辨之,誰能知其有勇有義?」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「壹心而不豫兮,羌不可保也。」王逸注:「保,知也。……顧君心不可保知,易傾移也。」

⑮旧时户籍编制单位。《隋書·食貨志》:「五家為保,保有長。」《舊唐書·食貨志上》:「士農工商,四家為鄰,五家為保。」《宋史·王安石傳》:「保甲之法,籍鄉村之民,二丁取一,十家為保。」

⑯襁褓。后作「褓」。《字彙補·人部》:「保,與褓同。」《禮記·月令》:「保介之御閒。」鄭玄注:「保,猶衣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保即襁保,保謂小被,所以衣覆小兒,故云保猶衣也。」《後漢書·桓郁傳》:「昔成王幼小,越在襁保。」李賢注:「保,小兒被也。『保』當作『褓』,古字通也。」

⑰小城。后作「堡」。《左傳·襄公八年》:「焚我郊保,馮陵我城郭。」《淮南子·説山》:「保者不敢畜噬狗。」高誘注:「保,城郭居也。」《資治通鑑·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「諸營保附岑者皆來降。」胡三省注:「保,與堡同。」

⑱通「胞(bāo)」。胞衣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·封診式·出子》:「即診嬰兒男女,生髮及保之狀。」

⑲通「寶」。珍宝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保,叚借又為寶。」《史記·周本紀》:「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。」裴駰集解引徐廣曰:「保,一作寶。」

⑳通「褒(bāo)」。大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孚部》:「保,叚借為襃。」《易·漸》:「順相保也。」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引虞翻曰:「保,大也。」《鶡冠子·能天》:「保然獨立。」

㉑姓。《廣韻·晧韻》:「保,姓。《吕氏春秋》云,保申,為文王傅。」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氏,《周禮》保章氏,因官為氏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20:28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