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烈,火猛也。从火,𠛱聲。」

liè 《廣韻》良薛切,入薛來。月部。

①火势猛。《説文·火部》:「烈,火猛也。」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「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鮮死焉。」柳宗元《鈷鉧潭西小丘記》:「剷刈穢草,伐去惡木,烈火而焚之。」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回:「這一個怒發如雷烈焰生;那一個自小生來情性鹵。」

②猛烈;激烈。《廣韻·薛韻》:「烈,猛也。」《書·舜典》:「納于大麓,烈風雷雨弗迷。」鲁迅《准风月谈·重三感旧》:「连八股出身的张之洞,他托缪荃孙代做的《书目答问》也竭力添进各种译本去,可见这『维新』风潮之烈了。」

③甚;厉害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「身自持築臿,脛毋毛,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。」《清史稿·邦交志二》:「十八年,鴻臚寺卿黄爵滋請嚴吸食罪,行保甲連坐之法,且謂其禍烈於洪水猛獸。」

④严酷;严厉。《淮南子·齊俗》:「曾參之養親也,若事嚴主烈君,其于養一也。」高誘注:「烈,酷也。」孔平仲《續世説·自新》:「石晋王建立位居方伯,為政嚴烈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十四回:「那是個有名的烈貨,臉酸心硬。」

⑤指食物味道浓烈。如:烈酒。《吕氏春秋·盡數》:「凡食無彊厚,味無以烈味重酒。」陈奇猷校釋引慈袌曰:「案:當讀『凡食無彊厚』句,『烈味重酒』句,……『味無以』三字衍文。」也指浓郁的香气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「應風披靡,吐芳揚烈。」李善注:「烈,酷烈,香氣盛也。」沈亞之《夢遊仙賦》:「襲烈蕙之芳風,送麗音於遼耳。」鲁迅《三闲集·「革命军马前卒」和「落伍者」》:「仿佛要令人于饮水思源以后,再喝一口脏水,历亲芳烈之余,添嗅一下臭气似的。」

⑥火光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烈,灮也。」郝懿行義疏:「烈者,火之灮也。」章炳麟《韵文集自序》:「余烈未殄,复遭姗议,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」

⑦烧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烈,𤑔也。」《玉篇·火部》:「烈,熱也。」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烈山澤而焚之。」佚名《度柳翠》楔子:「明朝是汝父周年,自當來烈紙焚錢。」朱琦《感事》:「宣言我大邦,此物永禁止。獻者給茶幣,萬櫝付烈毁。」

⑧炙烤。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「載燔載烈,以興嗣歲。」傳:「貫之加於火曰烈。」

⑨曝晒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「烈,㬥也。」戴震疏證:「㬥,亦作曝。」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烈,曝也。」

⑩光明;显赫。《詩·周頌·雝》:「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。」鄭玄箋:「烈,光也。」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:「烈祖康叔。」杜預注:「烈,顯也。」《國語·晋語九》:「君有烈名,臣無叛質。」

⑪威。《玉篇·火部》:「烈,威也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中》:「覿武無烈,匿文不昭。」韋昭注:「烈,威也。」

⑫刚正;忠义。《廣韻·薛韻》:「烈,忠烈。」《韓非子·忠孝》:「古之烈士,進不臣君,退不為家,是進則非其君,退則非其親者也。」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「非獨(聶)政能也,乃其姊亦烈女也。」李慈銘《感事》:「貞魂烈魄怜巾幗,肯似高官只愛生?」

⑬指为正义而死难的人。如:先烈;烈属。

⑭功绩;功业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烈,業也。」郭璞注:「謂功業也。」《詩·周頌·武》:「於皇武王,無兢惟烈。」傳:「烈,業也。」賈誼《過秦論》上:「及至始皇,奮六世之餘烈,振長策而御宇内。」張煌言《賀延平王啓》:「伏願威揚四裔,烈炳千秋。」

⑮树木被砍伐后重生的枝条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烈,餘也。」郭璞注:「之間曰櫱,之間曰烈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《大雅·皇矣》篇『脩之平之,其灌其栵』,栵讀為烈,謂伐木之餘也。」

⑯祸害。《古今韻會舉要·薛韻》:「烈,毒也。」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「自古以倈,未嘗有以亂濟亂,大敗天下之民如者也。其遺毒餘烈,至今未滅。」又《公孫弘傳》:「若之旱,則之餘烈也。」

⑰通「列」。行列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泰部》:「烈,叚借為列。」《詩·鄭風·大叔于田》:「叔在藪,火烈具舉。」傳:「烈,列。」鄭玄箋:「列人持火俱舉,言衆同心。」孔穎達疏:「言火有行列也。」

⑱通「癘(lì)」。病。《詩·大雅·思齊》:「肆戎疾不殄,烈假不遐。」鄭玄箋:「厲、假,皆病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烈,作厲。又音賴,病也。」馬瑞辰傳箋通釋:「烈即癘之假借。」

⑲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氏,亦作神農之世,有烈山氏焉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4 18:47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