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(一)hóu 《廣韻》户鉤切,平侯匣。侯部。

①古时射礼所用射布;箭靶。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》:「侯制以布為之,其中設鵠,以革為之,所射之的也。……大射則張皮於侯以為之飾。」《詩·齊風·猗嗟》:「終日射侯,不出正兮。」朱熹注:「侯,張布而射之者也。……大射則張皮侯而設鵠,賓射則張布侯而設正。」《儀禮·鄉射禮》:「乃張侯下綱。」鄭玄注:「侯,謂所射布也。」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:「梓人為侯;廣與崇方,參分其廣,而鵠居一焉。」

代指仅次于王的爵位。《漢書·諸侯王表》「立二等之爵」顔師古注引韋昭曰:「封功臣,大者王,小者侯也。」代指介于「公」和「伯」之间的第二等爵位。《明史·職官志五》:「公、侯、伯,凡三等,以封功臣及外戚。」又泛指达官贵人。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?」《漢書·叙傳下》:「侯服玉食,敗俗傷化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「可恨我為什麽生在這侯門公府之家?」

④君主。《爾雅·釋詁上》:「侯,君也。」《易·屯》:「勿用有攸往,利建侯。」《左傳·隱公七年》:「凡諸侯同盟,於是稱名。」孔穎達疏:「諸侯者,公侯伯子男五等之揔號。『侯』訓『君』也,五等之主。雖爵命小異而俱是國君。故揔稱諸侯也。」

⑤封侯;封官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「豈吾相不當侯耶?」李白《贈張相鎬二首》之二:「苦戰竟不侯,當年頗惆悵。」蘇軾《私試策問七首》之一:「於是盡侯諸將而不任以事。」

⑥士大夫之间的一种尊称。杜甫《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》:「侯有佳句,往往似陰鏗。」李頎《送陳章甫》:「侯立身何坦蕩,虬鬚虎眉仍大顙。」

⑦美。《詩·鄭風·羔裘》:「羔裘如濡,洵直且侯。」陆德明釋文:「侯,《韓詩》云:『侯,美也。』」

⑧代词。表示疑问。相当于「何」。《吕氏春秋·觀表》:「今侯渫過而弗辭?」高誘注:「侯,何也。」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君乎君乎,侯不邁哉!」司馬貞索隱引李奇曰:「侯,何也。言君何不行封禪之事也。」《法言·先知》:「法無限,則庶人田侯田,處侯室,食侯食,服侯服?」

⑨连词。相当于「乃」、「于是」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侯,乃也。」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「之孫子,其麗不億,上帝既命,侯于服。」王引之釋詞:「言之子孫甚衆,而上帝既命文王之後,乃臣服于也。《蕩》之『侯作侯祝』,亦可訓為乃。」

⑩助词,用于句首。相当于「惟」。《爾雅·釋詁下》:「伊、維,侯也。」邢昺疏:「皆發語辭,轉互相訓。」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:「瞻彼中林,侯薪侯蒸。」鄭玄箋:「侯,維也。林中大木之處而維有薪蒸爾。」《漢書·叙傳上》:「侯屮木之區别兮,苟能實而必榮。」顔師古注:「侯,發語辭也。」也用于句中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「擇三有事,亶侯多藏。」朱熹注:「侯,維。」

⑪语气词。相当于「兮(xī )」。《通雅·釋詁》:「古兮、侯通用。」《史記·樂書》:「高祖詩三侯之章,令小兒歌之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詩有三『兮』,故云三侯也。」

⑫通「候(hòu)」。迎。《廣韻·侯韻》:「侯,候也。」《周禮·春官·小祝》:「掌小祭祀,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。」鄭玄注:「侯之言候也。」賈公彦疏:「設祈禱候迎之。」

⑬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四》:「氏,姓,侯緡之後也。」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「有隱士曰侯嬴。」

(二)hòu

〔闽侯〕县名,在福建省,东邻福州市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10:25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