蛉 《説文》:「蛉,蜻蛉也。从虫,令聲。一名桑桹。」 líng 《廣韻》郎丁切,平青來。耕部。 〔螟蛉〕 ⒈螟蛉蛾的幼虫。寄生蜂蜾蠃常捕捉它作为幼虫的食物,古人误认为蜾蠃养它作子。《爾雅·釋蟲》:「螟蛉,桑蟲。」邢昺疏:「陸璣云:螟蛉者,桑上小青蟲也,似步屈,其色青而細小,或在草萊上。蜾蠃,土蠭也。似蠭而小𦝫,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,七日而化為子。」《詩·小雅·小宛》:「螟蛉有子,蜾蠃負之。」晋劉伶《酒德頌》:「二豪侍側,焉如蜾蠃之與螟蛉。」鲁迅《坟·春末闲谈》:「老前辈们开导我,那细腰蜂就是书上所说的果蠃,纯雌无雄,必须捉螟蛉去做继子的。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,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,祝道『像我像我』,经过若干日,——我记不清了,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,——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,所以《诗经》里说:『螟蛉有子,果蠃负之。』螟蛉就是桑上小青虫。」 ⒉义子;抱养的孩子。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「自己無男無女,有心要收他做個螟蛉女兒。」清曾燠《聽秋軒詩序》:「傷伯道之無兒,空占烏鵲;謂中郎其有女,又是螟蛉。」也单用。明王思任《洞庭嚴氏家譜序》:「又或蛉附寄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