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似 |
释义 | 似 《説文》:「似,象也。从人,㠯聲。」 (一)sì 《廣韻》詳里切,上止邪。之部。 ①相像;类似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似,類也。」又《釋詁四》:「似,象也。」《易·繫辭上》:「與天地相似,故不違。」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「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皋陶。」清蒲松齡《寒森曲》:「做官的貪似賊,見了錢魂也飛。」 ②似乎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「(尉佗)因問陸生曰:『我孰與蕭何、曹參、韓信賢?』陸生曰:『王似賢。』」《世説新語·品藻》:「論王霸之餘策,覽倚伏之要害,吾似有一日之長。」康有为《闻邓铁香鸿胪安南画界撤还却寄》:「似闻沧海有惊波。」 ③给予;奉赠。《字彙·人部》:「似,奉也。」唐賈島《劍客》:「今日把似君,誰為不平事。」宋歐陽修《紫名屏歌》:「呼工畫石持寄似。」宋王明清《揮麈後録》卷一:「今提衡史筆汪聖錫,吾所厚也,當録以似之。」 ④通「嗣」。延续;继承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似,續也。」《廣韻·止韻》:「似,嗣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斯干》:「似續妣祖。」毛傳:「似,嗣也。」又《裳裳者華》:「維其有之,是以似之,築室百堵。」毛傳:「似,嗣也。」鄭玄箋:「維我先人有是二德,故先王使之世禄,子孫嗣之。」 ⑤介词。 ⑥助词。一般放在副词后面。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「吾身稍似得安康,未肯慵於禮法王。」 ⑦通「以(yǐ)」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頤部》:「似,叚借為以。」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「而我獨頑似鄙。」俞樾平議:「似,當讀為以,古以、似通用……頑以鄙,猶言頑而鄙也。」 ⑧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:「姒氏,姒亦改為似,後魏渴侯氏改為似氏。」 (二)shì 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后面,表示比况,相当于「似的」、「如……一般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「那後生就空地當中,把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。」《清平山堂話本·簡帖和尚》:「皇甫殿直拏起箭簝子竹,去妮子腿上便摔,摔得妮子殺豬也似叫。」现代汉语作「似的」。茅盾《子夜》一:「叫做福生的那个瘦长男子听得姑太太称赞他,快活得什么似的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