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伸,屈伸。从人,申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伸,古經傳皆作信……古但作詘信,或用申為之……毛晃曰:『古惟申字,後加立人以别之。』」

shēn 《廣韻》失人切,平真書。真部。

①伸直;伸展。《説文·人部》:「伸,屈伸。」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伸,展也。」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:「君子欠伸。」《荀子·樂論》:「執其干戚,習其俯仰屈伸,而容貌得莊焉。」《淮南子·主術》:「之力,制觡伸鉤,索鐵歙金。」又指直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伸,直也。」《列子·湯問》:「鉤不伸,竿不撓。」

②引申;伸张。《易·繫辭上》:「(八卦)引而伸之,觸類而長之,天下之能事畢矣。」韓康伯注:「伸之六十四卦。」孔穎達疏:「謂引之為六十四卦也。」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「是王不用甲,不伸威,而出百里之地,王可謂能矣。」陳亮《與應仲實》:「斯道之伸,此其權與。」

③申理,洗雪(冤屈)。如:伸冤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伸,理也。」三國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視聽》:「怨聲不得聞,則枉者不得伸。」

④陈述;表白。李白《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》:「不有佳詠,何伸雅懷。」杜甫《兵車行》:「長者雖有問,役夫敢伸恨?」《西遊記》第八回:「大衆感激,各獻詩伸謝。」

⑤姓。《萬姓統譜·真韻》:「伸,伸意莆田人,政和進士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10 19:25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