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妖 |
释义 | 妖 (一)yāo 《廣韻》於喬切,平宵影。宵部。 ①艳丽;妩媚。如:妖娆;妖艳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一引《三蒼》:「妖,妍也。」《玉篇·女部》:「妖,媚也。」《文選·宋玉〈神女賦〉》:「近之既妖,遠之有望。」李善注:「近看既美,復宜遠望。」三國魏曹植《美女篇》:「美女妖且閑,采桑歧路間。」宋蘇軾《牡丹記叙》:「蓋此花見重於世三百餘年,窮妖極麗,以擅天下之觀美。」 ②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地反物為妖。」杜預注:「羣物失性。」唐元稹《酬劉猛見送》:「種花有顔色,異色即為妖。」《資治通鑑·唐則天后長安元年》:「凡物反常皆為妖。」 ③神话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。如:妖魔;妖怪。《風俗通·恠神》:「若叔堅者,心固於金石,妖至而不懼。」《西遊記》第十七回:「菩薩又怕那妖無禮,卻把一個箍兒,丢在那妖頭上。」《警世通言·一窟鬼癩道人除怪》:「邪怪為妖,入山洞穴中捉出。」又祸害。唐元稹《鶯鶯傳》:「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,不妖其身,必妖於人。」 ④指装束、神态不正派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七回:「只見……妖氣妖聲,怪模怪樣地問了那女子一聲。」 ⑤通「夭」。幼小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「善妖善老,善始善終。」郭象注:「此自均於百年之内不善少而否老,未能體變化齊死生也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妖,本又作夭。」郭慶藩集釋:「夭、妖古通用。」《史記·周本紀》:「逃於道,而見鄉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,聞其夜啼,哀而收之。」裴駰集解引徐廣曰:「妖,一作夭。夭,幼少也。」 (二)jiǎo 《集韻》吉巧切,上巧見。 同「姣」。《集韻·巧韻》:「姣,亦作妖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