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奭,盛也。从大,从皕,皕亦聲。此燕召公名。讀若郝。《史篇》名。𡚐,古文奭。」段玉裁注:「古文百作𦣻。」

shì 《廣韻》施隻切,入昔書。鐸部。

①盛貌。《説文·皕部》:「奭,盛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釋詁(訓)》云:『赫赫』……舍人本作奭奭。《常武》傳云:『赫赫然盛也。』按:奭是正字,赫是假借字。」《商君書·墾令》:「然則商賈少,農不能喜酣奭,大臣不為荒飽。」

②惊视的样子。《玉篇·皕部》:「奭,驚視貌也。」

③减。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奭,減也。」

④消散。《莊子·秋水》:「无南无北,奭然四解,瀹於不測。」成玄英疏:「四方八極,奭然無礙。」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九章:「余略顾静子芙蓉之靥,衬以雪光,庄艳绝伦,吾魂又为之奭然而摇也。」

⑤非常高兴地饮酒。《字彙補·大部》:「奭,又飲酒甚樂也。」

⑥通「赩(xì)」。赤色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頤部》:「奭,叚借為赫,字亦變作赩。」《詩·小雅·采芑》:「四騏翼翼,路車有奭。」傳:「奭,赤貌。」又《小雅·瞻彼洛矣》:「韎韐有奭,以作六師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奭,赤貌。」

⑦通「螫」。恼怒。《漢書·竇嬰傳》:「有如兩宫奭將軍,則妻子無類矣。」按: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作「有如兩宫螫將軍」。司馬貞索隱:「《漢書》作『奭』,奭即螫也。」趙南星《明侍讀學士復菴吴公傳》:「迨經筵進講,直言大臣阿意順旨,及邊吏掩敗為功,于是執政大恨,邪黨乘而奭之。公遂乞休。」鄭觀應《哀黄人》:「哀哉我黄人,傷心罔不奭。」

⑧姓。周密《齊東野語》卷四:「(元帝,以氏為氏。」《正字通·大部》:「北海太守奭偉,避元帝諱,改姓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22:25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