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炎 |
释义 | 炎 《説文》:「炎,火光上也。从重火。」徐灝注箋:「炎、燄,古今字。」 (一)yán 《廣韻》于廉切,平鹽云。談部。 ①火苗升腾。《説文·炎部》:「炎,火光上也。」饶炯部首訂:「火光上者,謂火飛揚之光上出。」《書·洪範》:「火曰炎上。」孔穎達疏引王肅曰:「火之性,炎盛而升上。」《朱子語類·孟子七》:「如水之潤下,火之炎上。」 ②焚烧。《玉篇·炎部》:「炎,焚也。」《淮南子·人間》:「火之燔孟諸而炎雲臺。」宋王安石《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》之一:「遐追商洛翁,秦火不能炎。」 ③热。《玉篇·炎部》:「炎,熱也。」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「觀炎氣之相仍兮,窺煙液之所積。」唐韓愈《南山詩》:「夏炎百木盛,陰鬱增埋覆。」宋王安石《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》之二:「此山高且寒,五月不覺炎。」也比喻炙人的权势。唐柳宗元《宋清傳》:「吾觀今之交乎人者,炎而附,寒而棄。」《宋史·李垂傳》:「焉能趨炎附熱,看人眉睫。」鲁迅《华盖集·通讯》:「现在常有人骂议员,说他们收贿,无特操,趋炎附势,自私自利。」 ④旺盛;盛大貌。《楚辭·大招》:「南有炎火千里,蝮蛇蜒只。」王逸注:「炎,火盛貌也。」《太玄·𤕠》:「卉炎於𤕠。」范望注:「炎,盛大之貌也。」宋王巖叟《陪孫之翰太傅登成都樓》:「霸力不久炎,倏忽如焚薙。」 ⑤炎症。指机体局部遭受有害刺激后反应出的红、肿、热、痛等症状。如:肺炎。鲁迅《书信·致章廷谦(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五日)》:「郎中先生只知道某处在发炎,发炎有时须开刀而已,炎之原因,大概未必能够明白。」 ⑥指炎帝,即传说中上古时代的神农氏,因以火为德,故称炎帝。《吕氏春秋·蕩兵》:「兵所自來者久矣,黄、炎故用水火矣。」高誘注:「炎,炎帝也。」《漢書·魏豹田儋韓(王)信傳贊》:「周室既壞,至春秋末,諸侯秏盡,而炎、黄、唐、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。」顔師古注:「謂神農、黄帝、堯、舜之後。」 ⑦指南方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》:「南方曰炎天。」南朝梁江淹《待罪江南思北歸賦》:「況北州之賤士,為炎土之流人。」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言懷》:「刮盡鯨鰲背上霜,寒儒偏喜住炎方。」 (二)yàn 《集韻》以贍切,去𧰟以。 火光。后作「燄(焰)」。清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火部》:「炎、燄,古今字。」《漢書·藝文志》引《春秋》:「人之所忌,其氣炎以取之。」顔師古注:「炎,讀與燄同。」按:今本《左傳·莊公十四年》「炎」作「燄」。《後漢書·任光傳》:「(世祖)使騎各持炬火,彌滿澤中,光炎燭天地。」 (三)tán 《集韻》徒甘切,平談定。談部。 〔炎炎〕言辞华丽而富于雄辩。《集韻·談韻》:「炎炎,美辯也。」《莊子·齊物論》:「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炎炎,簡文云:美盛貌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