䅩 《説文》:「䅩,多小意而止也。从𥝌,从支,只聲。一曰木也。」按:字本作「𣖌」,后通行作「䅩」。 (一)zhǐ 《廣韻》諸氏切,上紙章。支部。 ①〔䅩䅓〕 ⒈草木屈曲不伸貌。《説文·𥝌部》:「䅩,多小意而止也。」段玉裁注本增「䅩䅓」二字,并注:「二字各本無,今補。」王筠句讀:「多小意而止者,乃『䅩䅓』兩字之義,形容之詞也。『多小意』者,草木受病,枝葉詰屈,故曰小;逐處凹凸,故曰多;『而止』者,自此歸于枯稿,不復能暢茂也。」清顧景星《冬箰一百韻》:「客劣防欹摇,樹侵斬䅩䅓。」 ⒉泛指受到阻碍,屈曲不伸。清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𥝌部》:「䅩,小意者,意有未暢也,謂有所妨碍,含意未伸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解部》:「䅩,凡有所礙閡,支拘屈曲曰䅩䅓。」 ⒊树名,也指它的果实。又作「枳枸」、「枳椇」。果食味甜可食,俗称「拐枣」、「金钩子」、「鸡距子」。《説文·𥝌部》:「䅩,木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與䅓篆下『一曰木名』同。謂『䅩䅓』二字,各為一名也。然䅩是此木,䅓仍是此木,合而呼為『䅩䅓』,仍為此木也。《廣韻》:『䅩,曲枝果也』;『䅓,曲枝果也』。」 ②树枝交结。《集韻·紙韻》:「䅩,木枝曲。」清戴震《考工記圖·釋車》:「『輢内之軨謂之軹』,軹之言䅩也。䅩者,大小枝交結也。」 (二)qí 《集韻》翹移切,平支羣。 同「歧」。《爾雅·釋地》「北方……中有枳首蛇焉」郭璞注「岐頭蛇也」唐陸德明釋文:「枳,本或作䅩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