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瀾 |
释义 | 瀾〔澜〕 《説文》:「瀾,大波為瀾。从水,闌聲。漣,瀾或从連。」 lán 《廣韻》落干切,平寒來。又郎旰切。元部。 ①大波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瀾,大波為瀾。」《孟子·盡心上》:「觀水有術,必觀其瀾。」趙岐注:「瀾,水中大波也。」《文心雕龍·序志》:「又君山(桓譚)公幹(劉楨)之徒,吉甫(應貞)士龍(陸雲)之輩,汎議文意,往往間出,並未能振葉以尋根,觀瀾而索源。」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「障百川而東之,迴狂瀾於既倒。」宋王安石《送程公辟之豫章》:「九江左投貢與章,揚瀾吹漂浩無旁。」郭沫若《井冈山巡礼·过桐木岭》:「千曲萦公路,群峰卷巨澜。」 ②微波;波纹。《釋名·釋水》:「風行水波成文曰瀾。瀾,連也,波體轉流相及連也。」《正字通·水部》:「瀾與涣、淪、漣,音别義通。蓋游波之旁薄者為瀾。」《文心雕龍·隱秀》:「故互體變爻,而化成四象;珠玉潛水,而瀾表方圓。」范文澜注:「《藝文類聚》八引《尸子》:『凡水,其方折者有玉,其圓折者有珠。』」元李泂《留别金門知己》:「蒼梧倒影三湘寒,赤城霞氣生微瀾。」清蔡世遠《别有天記》:「瀾漪瀠洄,黛蓄膏渟,水聲動則羣魚畢集,可垂短竿釣。」 ③兴起波澜。《文選·宋玉〈神女賦〉》:「望余帷而延視兮,若流波之將瀾。」李善注:「言舉目延視,精若水波,將成瀾也。」 ④散。晋陸機《文賦》:「或虎變而獸擾,或龍見而鳥瀾。」宋文天祥《正氣歌序》:「雨潦四集,浮動床几,時則為水氣;塗泥半朝,蒸漚歷瀾,時則為土氣。」 ⑤同「灡」。淘米水。《廣雅·釋器》:「泔、潘,瀾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灡與瀾同。」《字彙補·水部》:「瀾,米汁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「燂潘請靧」漢鄭玄注:「潘,米瀾也。」 ⑥用同「濫(làn)」。极,非常。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長安》:「我當初要銀錢用,都瀾賤的典賣與人了。」顾学颉注:「瀾賤,即『濫賤』;價錢非常賤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