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瀎 |
释义 | 瀎 《説文》:「瀎,拭滅皃。从水,蔑聲。」 (一)mò 《廣韻》莫撥切,入末明。月部。 同「抹」。涂抹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瀎,拭滅皃。」《廣韻·末韻》:「瀎,塗拭。」《集韻·屑韻》:「瀎,塗飾也。」《正字通·水部》:「瀎,《方言》:『瀞巾謂之瀎布。』《正譌》曰『别作抹』。」唐劉肅《大唐新語·聰敏》:「高祖東封還,幸孔子廟,詔贈太師,命有司為祝文。司文郎中富少穎沙直撰進,不稱旨,御筆瀎破,付左寺丞。」 (二)miè 《廣韻》莫結切,入屑明。 〔瀎泧〕也作「瀎潏」。水貌。《集韻·屑韻》:「瀎,瀎泧,水皃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南都賦〉》:「潛㕎洞出,没滑瀎潏。」李善注:「没滑瀎潏,疾流之貌。」参见「泧(sà)」。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