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濌 |
释义 | 濌 tà 《廣韻》他合切,入合透。 ①堆积,物上堆物。《廣韻·合韻》:「濌,積厚。」明岳元聲《方言據》卷下:「濌,以物加于物而纍積之曰濌。」《顔氏家訓·書證》:「相傳俗間又有濌濌語,蓋無所不施,無所不容之意也……重沓是多饒積厚之意。」 ②放纵;豁达。《顔氏家訓·書證》引《晋中興書》:「太山羊曼,常頽縱任俠,飲酒誕節,兗州號為『濌伯』。」《晋書·羊曼傳》:「曼任達穨縱,好飲酒。温嶠、庾亮、阮放、桓彝同志友善,並為中興名士。時州里稱陳留阮放為『宏伯』,高平郗鑒為『方伯』,泰山胡毋輔之為『達伯』,濟陰卞壼為『裁伯』,陳留蔡謨為『朗伯』,阮孚為『誕伯』,高平劉綏為『委伯』,而曼為『濌伯』,凡八人,號『兗州八伯』,蓋擬古之八雋也。」 ③用人分不清好歹。《字彙·水部》:「濌,濌濌,無賢不肖之辨。」宋王讜《唐語林·方正》:「代宗惑釋氏『業報輕重』之説,政事多託於宰相,而元載專權亂國,事以貨成,及常袞為相,雖賄賂不行,而介僻自專,升降多失其人,或同列進擬稍繁,則謂之『濌伯』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