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壙 |
释义 | 壙〔圹〕 《説文》:「壙,塹穴也。一曰大也。从土,廣聲。」 (一)kuàng 《廣韻》苦謗切,去宕溪。陽部。 ①墓穴。如:圹穴;打圹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壙,塹穴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謂塹地為穴也,墓穴也。」《周禮·夏官·方相氏》:「及墓,入壙,以戈擊四隅。」鄭玄注:「壙,穿地中也。」唐元稹《夢井》:「土厚壙亦深,埋魂在深埂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七十八回:「隔霧壙以啼猿,繞烟塍而泣鬼。」 ②野外空旷处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壙,大也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引作:「壙,大野。」《釋名·釋喪制》:「壙,曠也。」畢沅疏證:「壙為野外空曠之處也。」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民之歸仁也,猶水之就下,獸之走壙也。」孫奭疏:「如水之歸就於下,獸之樂趨於廣野。」 ③同「曠」。 (二)kuǎng 《集韻》苦晃切,上蕩溪。 挖地洞。《集韻·蕩韻》:「壙,竁也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