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場 |
释义 | 場〔场〕 《説文》:「場,祭神道也。一曰田不耕;一曰治穀田也。从土,昜聲。」朱駿聲通訓定聲:「場,字亦作塲。」 (一)cháng 《廣韻》直良切,平陽澄。陽部。 ①古代祭神用的平地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場,祭神道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『也』,《廣韻》作『處』。《玉篇》引《國語》:屏攝之位曰壇(今譌場),壇之所除地曰場。」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子貢反,築室於場,獨居三年然後歸。」趙岐注:「場,孔子冢上祭祀壇場也。」《史記·文帝本紀》:「其廣增諸祀墠場珪幣。」 ②用于收打庄稼、翻晒粮食的平坦场地。古代与园圃同地,后世农村多辟有专用场地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場,治穀田也。」桂馥義證:「《玉篇》引作『一曰治穀處。』《廣韻》:『場,治穀地也。』」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「九月築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」毛傳:「春夏為圃,秋冬為場。」鄭玄箋:「場圃同地,自物生之時,耕治之以種菜茹,至物盡成熟,築堅以為場。」唐白居易《納粟》:「家人不待曉,場上張燈燭。」周立波《山乡巨变·双抢》:「盛淑君和陈雪春带领一帮妇女和小孩,分散在各个屋场的地坪里,清扫垃圾,锄除杂草,有些地方糊上一层牛屎浆,整得一掌平,作为晒谷的禾场。」 ③泛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(今读chǎng)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壯部》:「今闈場,謂春秋試士之所,必有平坦大庭以容衆,故曰場。」清翟灝《通俗編·居處》:「《日知録》:場屋者,于廣場之中而為屋,不必開科試士之地也。《隋唐音樂志》:每歲正月十五日,于端門外建國門内,綿亘八里,列為戲場,百官起棚夾路,從昏達旦以縱觀之。故戲場亦謂之場屋。」 ④泛指某种领域。漢揚雄《劇秦美新》:「遥集乎文雅之囿,翺翔乎禮樂之場。」南朝宋謝靈運《遊名山志》:「豈以名利之場,賢於清曠之域耶?」 ⑤鹿栖息的处所。《小爾雅·廣獸》:「兔之所息謂之窟,鹿之所息謂之場。」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:「町疃鹿場。」孔穎達疏:「鹿場者,場是踐地之處,故知町疃是鹿之跡也。」 ⑥集;市集。如:赶场;三天一场。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二:「後世市謂之墟……蜀謂之場。」 ⑦量词。常指事件的过程。如:一场大雨;一场大战;大干一场。唐高適《邯鄲少年行》:「千場縱博家仍富,幾處報讎身不死。」宋王禹偁《芍藥詩三首》之一:「牡丹落盡正凄凉,紅藥開時醉一場。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九:「两场病教他明白了自己并不是铁打的。」 (二)chǎng ①众人会聚进行某桩事情的处所;事件发生的处所。如:会场;操场;市场;商场;现场。宋陸游《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》:「斜陽古柳趙家莊,負鼓盲翁正作場。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四:「年轻的时候,他当过库兵,设过赌场。」 ②舞台。如:上场;下场;粉墨登场。 ③戏剧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段落,或表演的一个片段。如:分场;场次。也用以称演剧的起止。如:开场;终场。 ④物理学对物质相互作用范围之称,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。可按其相互作用的性质区分为各种类型。如:电子场;电磁场等。也指分布在空间区域内的物理量或数学函数。如温度场;速度场等。 ⑤量词。用于文娱体育活动。如:一场电影;三场球赛;某剧团在某地演出十二场。 (三)shāng 《集韻》尸羊切,平陽書。 ①同「塲」。蚂蚁、蚯蚓等在穴口翻起的松散泥土;浮土。《集韻·陽韻》:「塲,《方言》:蚍蜉犁鼠之塲謂之坻塲,一曰浮壤。或作場。」《文選·潘岳〈藉田賦〉》:「抵場染屨,洪縻在乎。」李善注:「場,浮壤之名也。音傷。」 ②同「墒」。保有一定水分一定结构的土壤。《齊民要術·旱稻》:「至春,黄場納種。」石声汉校釋:「『場』字即『墒』。」 (四)dàng 方言。用耙锄覆盖种下地的种子。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言》:「今江南浙江擾摩曰場,讀如盪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