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堂,殿也。从土,尚聲。坣,古文堂。㙶,籀文堂从高。」

táng 《廣韻》徒郎切,平唐定。陽部。

①坛,人工筑成的方形土台。或指屋基。《玉篇·土部》:「堂,土為屋基也。」《書·大誥》:「若考作室,既底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?」傳:「子乃不肯為堂基,况肯構立屋乎?」俞樾平議:「古人封土而高之,其形四方,即謂之堂。」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吾見封之若堂者矣。」鄭玄注:「堂,形四方而高。」柳宗元《同劉二十八哭吕衡州》:「三畝空留懸罄室,九原猶寄若堂封。」

②前室。后世也称正寝为堂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堂,殿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以殿釋堂者,以今釋古也。古曰堂,以後曰殿。」《字彙·土部》:「堂,殿也,正寢也。」《書·顧命》:「一人冕執劉,立于東堂。」《論語·先進》:「也,升堂矣,未入於室也。」皇侃疏:「窗、户之外曰堂,窗、户之内曰室。」

③明堂,古代国君行礼、理政、祀神的处所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壯部》:「堂之高明者曰明堂,宗廟、國學及祀文王、朝諸侯之處皆有之,則皆得稱之。」《詩·檜風·羔裘》:「羔裘翺翔,狐裘在堂。」傳:「堂,公堂也。」《淮南子·本經》:「堂大足以周旋理文,静潔足以享上帝、禮鬼神,以示民知節儉。」高誘注:「堂,明堂。所以升降揖讓修禮容,故曰周旋;理文,理政事文書也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「度堂以筵,度室以几。」李善注引薛綜曰:「堂,明堂也。」

④旧时官吏议事、审理案件的处所。《新唐書·百官志一》:「裴炎自侍中遷中書令,乃徙政事堂於中書省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二回:「朝廷試過,就是去做知縣、推官,穿螺螄結底的靴,坐堂,洒籤,打人。」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章:「从上次过了堂,我就明白,他们不会再让我活多久了。」也指署事的官吏。如:都御史称都堂;尚书称部堂;府、州、县正印官称正堂。王明清《揮麈後録》卷二:「(吴)冲卿忌其成功,堂帖令班師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九十三回:「有堂派的事,還得早些去。」

⑤专为从事某种活动用的房屋。如:礼堂;食堂;佛堂;灵堂;店堂;育婴堂等。《後漢書·明帝紀》:「親御講堂,命皇太子、諸王説經。」王禹偁《揚州建隆寺碑》:「禮佛有殿,演法有堂,齋庖在東,僧寢在右。」

⑥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。《詩·秦風·終南》:「終南何有?有紀有堂。」傳:「堂,畢道平如堂也。」《尸子》卷上:「松柏之鼠,不知堂密之有美樅。」王安石《次韻酬仲元》:「投老逍遥屺與堂,天刑真已脱桁楊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》:「外堂即向東之塢。」

⑦尊称他人的母亲。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「令堂亦當着老妻過去陪伴,不須挂意!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「你尊堂家下大小事故,一切都在我老漢身上。」

⑧同祖父的亲属。如:堂兄;堂叔;堂舅。趙翼《陔餘叢考·堂兄弟》:「俗以同祖之兄弟為堂兄弟。按:《禮經》曰从兄弟,無堂兄弟之稱也。其稱蓋起於時。」

⑨明。《廣雅·釋詁四》:「堂,明也。」

⑩高显貌。《釋名·釋宫室》:「堂,猶堂堂,高顯貌也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「刊層平堂,設切厓隒。」李善注:「宋衷《太玄經注》曰:『堂,高也。』」

⑪量词。如:一堂家具;一堂课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回:「方老爺纔問了他一堂。」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二章:「一堂黑漆雕花高背椅。」

⑫古地名。
地,在今河南省滑县附近。《詩·鄘風·定之方中》:「望。」傳:「楚丘邑者。」鄭玄箋:「(楚丘)自以東,夾於濟水。」
地,在今安徽省六合县。也作「棠」。《廣韻·唐韻》:「堂,邑。」《説苑·尊賢》:「()又有士曰上解于,王將殺之,出亡走人用之,是為兩堂之戰。」《吕氏春秋·至忠》、《新書·先醒》均作「兩棠」。

⑬姓。《廣韻·唐韻》:「堂,姓。」《姓解》卷三:「堂,《風俗通》:伍尚邑大夫。即棠谿也。今揚州六合縣是其地。伍尚時有以棠為氏者,後人寫字訛,乃有姓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17 22:38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