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漻,清深也。从水,翏聲。」

(一)liáo 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來。又《集韻》力求切。幽部。

①水清澈貌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漻,清深也。」《莊子·天地》:「夫道,淵乎其居也,漻乎其清也。」成玄英疏:「至理深玄,譬猶淵海,漻然清絜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南都賦〉》:「長輸遠逝,漻淚淢汩。」李善注:「《韓詩外〔内〕傳》曰:『漻,清貌也。』」又用以指清水、深水。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漃漻薵蓼,蔓草芳苓(蓮)。」李善注:「言水清浄之處,生薵蓼二草也。」南朝江淹《翡翠賦》:「對滫流之蛟龍,衝汶漻之霧雨。」王明清《揮麈録·餘話二》载王仲信《慈寧殿賦》:「沈漻晏然兮屏翳收風,靉靆不興兮豐隆霽怒。」

②通「潦(lǎo)」。大水。《吕氏春秋·古樂》:「立,勤勞天下,日夜不懈,通大川,決壅塞,𨯳龍門,降通漻水以導。」高誘注:「降,大;漻,流。」陈奇猷校释:「『降』字當衍。漻水即潦水,蓋謂洪水也。『漻』、『潦』古音尤、蕭二部通轉,故漻即潦也……讀者於『漻』字旁注『降』字,寫者不慎而誤入正文也。注順文為解,非是。」

③气盛貌。《管子·小問》:「夫淵然清静者,縗絰之色也;漻然豐滿而手足拇動者,兵甲之色也。」尹知章注:「心在兵武,形氣盛,故其貌豐滿。」按: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作「艴然充盈」,五代徐鍇《説文繫傳·色部》:「艴,臣曰:盛氣色也。」

④通「寥」。空虚;寂静。《韓非子·主道》:「寂乎其無位而處,漻乎莫得其所。」顧廣圻識誤:「漻讀為寥,正字作廫,《説文》云:空虚也。」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「悠遠長懷,寂漻無聲。」《漢書·禮樂志》:「函蒙祉福常若期,寂漻上天知厥時。」顔師古注引應劭曰:「言天雖寂漻高遠,而知我饗薦之時也。」

⑤清静;平静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「其魂不躁,其神不嬈,湫漻寂寞,為天下梟。」高誘注:「湫漻,清静也。」柳宗元《貞符》:「人乃漻然休然,相睎以生,相持以成,相彌以寧。」

⑥悲伤。《新書·容經》:「軍旅之志,怫然愠然精以厲;喪紀之志,漻然㵞然憂以湫。」盧文弨校注:「㵞,音愁。」姚鼐《復魯絜非書》:「其於人也,漻乎其如歎,邈乎其如有思,㬉乎其如喜,愀乎其如悲。」

⑦水名。源出湖北省广水市分水岭,汇合漂河,注入涢水。《水經·漻水》:「漻水江夏平春縣西,南過安陸,入于。」楊守敬疏:「會貞按:今隨州東北南流之水,會漂河,至州東南入溳水。」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湖廣三·德安府》:「東漢河在(應山)縣西四十里,又有大洪河在縣西南三十里,縣西南六十里有馬坪港:其上流皆匯諸山谿之水,下流合為漻水,入安陸縣界,注于溳水。」

(二)xiào 《集韻》下巧切,上巧匣。

①水流中断。《集韻·巧韻》:「漻,水中絶。」

②冻。《類篇·水部》:「漻,凍也。」按:《集韻·巧韻》作「潭也」,方成珪考正:「凍譌潭。」

(三)liú 《〈莊子·知北遊〉釋文》音流。幽部。

变化貌。《集韻·錫韻》:「漻,變化皃。」《莊子·知北遊》:「人生天地之間,若白駒之過卻,忽然而已。注然勃然,莫不出焉;油然漻然,莫不入焉。」郭象注:「出入者,變化之謂耳,言天下未有不變也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2:22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