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漚 |
释义 | 漚〔沤〕 《説文》:「漚,久漬也。从水,區聲。」 (一)òu 《廣韻》烏候切,去候影。侯部。 ①长时间地浸泡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漚,久漬也。」《廣雅·釋詁二》:「漚,漬也。」《詩·陳風·東門之池》:「東門之池,可以漚麻。」唐王建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:「耕者求沃土,漚者求深源。」清徐榮《嶺南勸耕詩》:「漚藁及分秧,愛此處暑晴。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二:「祥子的身上没有任何累赘,除了一件灰色单军服上身,和一条蓝布军裤,都被汗沤得奇臭——自从还没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经如此。」 ②长时间壅埋堆积而发热发酵。明李實《蜀語》:「衣物涹爛曰漚。」《搜神記》卷十二:「農夫止麥之化者,漚之以灰。」宋朱輔《溪蠻叢笑》:「牛榔木多漿,猫、猺歲飢缺食,則先以火窖地,掘根置窖中,壓以石,又用火漚熟,搗作餅餌,名曰漚榔。」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八:「从韩老六的地窖里起出的二百六十石粮食……有些苞米沤烂了。」 ③方言。烧柴草时燃烧不充分。明李實《蜀語》:「草伏火中未然曰漚。」 ④方言。长期憋闷在心里。明李實《蜀語》:「氣鬱不伸曰漚。」李准《不能走那条路》:「沤两天也不要紧,反正有我哩。」张长弓《青春》十七:「有意见不说沤在肚里,不是我们革命战士的性格。」 ⑤用润肤的香蜜涂抹皮肤。香蜜即称「沤子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五十四:「寶玉洗了手,那小丫頭子拿小壺兒倒了漚子在他手内,寶玉漚了。」 (二)ōu 《廣韻》烏侯切,平侯影。 ①水泡。唐白居易《想東遊五十韻》:「幻世春來夢,浮生水上漚。」清查慎行《閘口觀罾魚者》:「爾生亦覺太局促,漂漚散沫沉復浮。」郭沫若《太阳礼赞》:「太阳哟!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!」 ②通「鷗」。《列子·黄帝》:「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。」《敦煌曲子詞·浣溪沙》:「即問漁翁何所有?一壺清酒一竿風。山月與漚長作伴,五湖中。」 ③水名。耒水上源之一。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北,西南流入桂阳县(今汝城县)境后折而西流,至黄草坪与耒水南源会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十五》:「(湖南省)郴州直隷州,領縣五:……桂東(縣)。又有屏水山,漚江出焉……南流入桂陽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