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漉 |
释义 | 漉 《説文》:「漉,浚也。从水,鹿聲。渌,漉或从录。」 lù 《廣韻》盧谷切,入屋來。屋部。 ①使干涸;使竭尽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「漉,極也。」《玉篇·水部》:「漉,竭也,涸也。」《尸子·明堂》:「竭澤漉魚,則神龍不下焉。」《禮記·月令》:「(仲春之月)是月也,毋竭川澤,毋漉陂池,毋焚山林。」《抱朴子·外篇·詰鮑》:「古之飲食足以充飢虚,而今則焚林漉淵,宰割羣生。」 ②水慢慢地渗下。五代徐鍇《説文解字繫傳·水部》:「漉,一曰水下皃也。」《廣雅·釋言》:「漉,滲也。」《廣韻·屋韻》:「漉,瀝也。」《靈樞經·五變》:「皮潰而漉。」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「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太行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潰,漉汁灑地,白汗交流。」唐柳宗元《晋問》:「神液陰漉,甘鹵密起。」 ③过滤;捞取。三國魏曹植《七步詩》:「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為汁。」唐劉禹錫《浪淘沙》:「千淘萬漉雖辛苦,吹盡黄沙始到金。」《遼史·耶律休哥傳》:「軍渴乏井,漉淖而飲,凡四日始達于涿。」 ④水名。即湖南省东部的渌水。其源有二,均出自江西省。西流经湖南省醴陵县至株州市(渌口)注入湘江。《水經·漉水》:「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,西過其縣南,屈從縣西西北流至漉浦,注入于湘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