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滑,利也。从水,骨聲。」

(一)huá 《廣韻》户八切,入黠匣。術部。

①滑溜;光滑;不涩滞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滑,利也。」《禮記·内則》:「堇、荁、枌、榆、免、薧、滫、瀡以滑之。」孔穎達疏:「以滑之者,謂用堇用荁及枌榆及新生乾薧相和滫瀡之令柔滑之。」杜甫《水會渡》:「霜濃木石滑,風急手足寒。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三:「骆驼怕滑,一汪儿水,一片儿泥,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,或折扭了膝。」

②古代指某些使菜肴柔滑的佐料。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:「凡和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鹹,調以滑甘。」賈公彦疏:「滑者,通利往來,亦所以調和四味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謂以米粉和菜為滑也。」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:「鉶芼:牛藿、羊苦、豕薇皆有滑。」鄭玄注:「滑,堇荁之屬。」

③滑石,一种中药。《周禮·天官·瘍醫》:「凡藥:以酸養骨,以辛養筋,以鹹養脈,以苦養氣,以甘養肉,以滑養竅。」鄭玄注:「滑,滑石也。」

④中医脉象之一。指脉搏往来流利。《素問·五藏生成篇》:「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,可以指别。」王冰注:「夫脈小者細小,大者滿大,滑者往來流利,澀者往來蹇難,浮者浮於手下,沉者按之乃得也。如是雖衆狀不同,然手巧心諦,而指可分别也。」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「臣切其脈,脈來滑,是内風氣也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「老先生這脈息,右寸略見弦滑。」

⑤柔和;圆润。《韓非子·難言》:「所以難言者:言順比滑澤,洋洋纚纚然,則見以為華而不實。」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「間關鶯語花底滑,幽咽泉流水下灘。」湯顯祖《牡丹亭·驚夢》:「鶯逢日暖歌聲滑,人遇風情笑口開。」

⑥润泽。《廣雅·釋言》:「滑,澤也。」王安石《即事十五首》之六:「園蔬小摘嫩還抽,畦稻新舂滑欲流。」趙孟頫《美人曲》:「美人如花花不如,翠滑難勝碧玉梳。」

⑦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。如:滑冰;滑雪;滑滑梯。岑參《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》:「交河城邊飛鳥絶,輪臺路上馬蹄滑。」李白《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》:「雪崖滑去馬,蘿徑迷歸人。」汪静之《蕙的风·西湖杂诗》二十七:「我赶去扶着伊罢,担心着伊滑一交哪。」

⑧飞机等不依靠动力而依靠惯性或重力和浮力的相互作用前进。如:滑翔;滑行。

⑨流利。佚名《貨郎旦》第二折:「聽的鄉談語音滑熟,打疊了心頭恨,撲散了眼下愁。」鄭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二折:「俺只道他兩個都一般狀貌搊搜,都一般武藝滑熟。」洪昇《長生殿·驛備》:「大家演習須熟滑,此奉欽遵,切休得有争差。」

⑩浮华不实。《論衡·正説》:「後儒信前師之言,隨舊述故,滑習辭語。」沈德潛《説詩晬語》卷下:「《劍南集》原本老,殊有獨造境地,但古體近粗,今體近滑,遜於之沈雄騰踔耳。」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》:「庆祝,讴歌,陶醉着革命的人们多,好自然是好的,但有时也会使革命精神转成浮滑。」

⑪狡猾,狡诈。也作「猾」。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「為人上,操下如束溼薪。滑賊任威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二十二回:「行者佇立岸上,對八戒説:『兄弟呀,這妖也弄得滑了。他再不肯上岸,如之奈何?』」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「跟她,得说真的,不必打算耍滑。」

⑫用取巧的办法躲避。茅盾《子夜》九:「李玉亭觉得不能不凑趣着这么说,心里却又发急,惟恐赵伯韬又把正经事滑过去。」

春秋姓国,都,故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。公元前627年灭于。《春秋·莊公十六年》:「冬,十有二月,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,同盟于。」杜預注:「滑國河南緱氏縣。」江永地理考實:「今河南省河南府偃師縣南二十里有緱氏故城,古滑國也。」

⑭地名。春秋地,在今河南省睢县西北。《春秋·莊公三年》:「冬,公次于。」杜預注:「地,在陳留襄邑縣西北。」江永地理考實:「今歸德府睢州滑亭。」

⑮古州名。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置,治所白马县,故址在今河南省滑县东。初改为滑县。《廣韻·黠韻》:「滑,州名。春秋時為衛國東郡後魏東郡司州改為滑州,因滑臺以為名。」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直隸七·大名府》:「滑縣,古豕韋氏國,春秋地,白馬縣,屬東郡後漢因之。濮陽國劉宋於此置兖州,又東郡,亦謂之滑臺城河南四鎮之一也。」「(開皇九年置𣏌州於此,十六年,改為滑州……洪武初,以州治白馬縣省入,七年,又改州為縣。」

⑯水名。
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「求如之山,其上多銅,其下多玉,無草木。滑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諸𣬈之水。」
春秋时水名,后湮。当在今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之间。下流注入长江。《左傳·宣公八年》:「及汭,盟而還。」杜預注:「,水名。」

⑰姓。《廣韻·黠韻》:「滑,姓。《風俗通》云:有詹事滑典。」《姓觿·黠韻》:「《姓纂》云:『黄帝庶子姓,封。』《姓考》云:『春秋滑伯姓,後因氏。』《千家姓》云:下邳族。」

(二)gǔ 《廣韻》古忽切,入没見。又户骨切。術部。

①乱,扰乱。《廣韻·没韻》:「滑,亂也。出《列子》。」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今吾執政無乃實有所避,而滑夫二川之神,使至於争明,以妨王宫,王而飾之,無乃不可乎!」韋昭注:「滑,亂也。」《列子·黄帝》:「雲霧不硋其視,雷霆不亂其聽,美惡不滑其心。」顧炎武《謁夷齊廟》:「百里亦足君,未肯滑吾性。」

②治。《莊子·繕性》:「繕性於俗學,以求復其初;滑欲於俗思,以求致其明,謂之蔽蒙之民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滑,音骨。云:治也。」

③通「淈」。搅浑。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履部》:「滑,叚借為汩,實為淈。」傅玄《重爵禄》:「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,此猶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潔也。」《後漢書·周燮傳》:「吾既不能隱處巢穴,追綺季之跡,而猶顯然不遠父母之國,斯固以滑泥揚波,同其流矣。」李賢注:「滑,混也。」按:《楚辭·漁父》正作「淈其泥而揚其波」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5 20:40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