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滂 |
释义 | 滂 《説文》:「滂,沛也。从水,㫄聲。」 (一)pāng 《廣韻》普郎切,平唐滂。陽部。 ①水盛漫流貌。《説文·水部》:「滂,沛也。」徐鍇繫傳:「水廣及皃。」《字彙·水部》:「滂,滂沱,大雨也。」《詩·陳風·澤陂》:「寤寐無為,涕泗滂沱。」宋玉《高唐賦》:「滂洋洋而四施兮,蓊湛湛而弗止。」《漢書·宣帝紀》:「醴泉滂流,枯槁榮茂。」唐司空圖《故鹽州防禦使王縱追述碑》:「血滂大漠則澒洞長河,顱積高山則亘連絶塞。」宋梅堯臣《大風》:「往時歲苦旱,救熱雨欲滂。」 ②旺盛;充溢。《論衡·自紀》:「德汪濊而淵懿,知滂沛而盈溢。」唐韓愈《元和聖德詩》:「孩養無告,仁滂施厚。」 ③浇灌。《字彙·水部》:「滂,渥也。」《列子·天瑞》:「吾盗天地之時利,雲雨之滂潤,山澤之産育,以生吾禾。」 ④古水名。《山海經·南山經》:「(柜山)又東四百里曰雽勺之山……滂水出焉,而東流注于海。」 ⑤通「舫(榜báng)」。船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壯部》:「滂,叚借為舫。」《淮南子·時則》:「令滂人入材葦。」俞樾平議:「滂人,當作榜人……張揖曰:『榜,船也。《月令》曰命榜人。榜人,船長也。』」按:《説文·舟部》引《明堂月令》作「舫人」。 (二)pēng 《集韻》披庚切,平庚滂。 〔滂濞〕也作「澎濞」、「澎湃」、「澎渤」。水势盛大、波浪互相撞击貌。《集韻·庚韻》:「澎,澎濞,水皃。或作苹、滂。」漢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「横流逆折,轉騰潎洌,滂濞沆溉。」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觀其兩傍,則滂渤怫鬱。」張銑注:「滂渤怫鬱,怒激貌。」《水經注·渭水》:「山雨滂湃,洪津泛灑,挂溜騰虚,直瀉山下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