飀〔飗〕 liú 《廣韻》力求切,平尤來。 ①〔颼飀〕 ⒈象声词。风声。也单用作「飀」。《文選·左思〈吴都賦〉》:「與風䬙颺,䬀瀏颼飀。」張銑注:「颼飀,風聲也。」明丁奉《眼兒媚·過華湖》:「蘆葦蕭蕭奏輕飀,烟雨隔南洲。」 ⒉风。《玉篇·風部》:「飀,颼飀,風。」又行动迅速如风。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十六回:「一會兒在身上掏出一支短鉛筆,揀一塊乾净牆頭上,颼飀颼飀的寫下幾行。」 ⒊寒冷。唐李頎《聽安萬善吹觱篥歌》:「枯桑老柏寒颼飀,九雛鳴鳳亂啾啾。」 ②同「飂」。 ⒈西风。《廣韻·尤韻》:「飂,高風也。飀同飂。」 ⒉古国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。宋羅泌《路史·國名紀丙·高陽氏後》:「飂,己姓廖也。今唐之湖陽。一作飀。」 ③姓。宋羅泌《路史·疏仡紀·高陽》:「後有飀氏、飂氏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