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〔颠〕

《説文》:「顛,頂也。从頁,真聲。」

(一)diān 《廣韻》都年切,平先端。真部。

①头顶。《爾雅·釋言》:「顛,頂也。」郭璞注:「頭上。」《墨子·脩身》:「華髮隳顛。」孫詒讓閒詁:「隳顛,即秃頂。」《晋書·束晳傳》:「丹墀步紈袴之童,東野遺白顛之叟。」梅堯臣《依韻和楊敏叔吴門秋晚見寄》:「顛毛隨日减,冉冉不勝簮。」

②泛指物体顶部。《方言》卷六:「顛,上也。」《六書故·人三》:「頭之上為顛,引之則山有顛,木亦有顛。凡高之所極皆曰顛。」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「東上泰山,山之草木葉未生,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顛。」《文選·王襃〈洞簫賦〉》:「孤雌寡鶴,娱優乎其下兮,春禽羣嬉,𦒡翔乎其顛。」張銑注:「其巔,謂竹上也。」又指马的额头。段玉裁《説文解字注·頁部》:「馬以顙為頂也。」《詩·秦風·車鄰》:「有車鄰鄰,有馬白顛。」傳:「白顛,的顙也。」

③本,始。《正字通·頁部》:「顛,本末曰『顛末』。」陸機《文賦》:「如失機而後會,恆操末以續顛。」戴復古《訪陳與機縣尉於湘潭下攝寺》:「題詩記顛末,改不假人碑。」王士禛《西城别墅記》:「聊書其顛委以為之記。」

④下。《説文解字·頁部》「顛,頂也」段玉裁注:「顛為最上,倒之則為最下。」揚雄《太玄·疑》:「顛疑遇幹,客,三歲不射。」范望注:「顛,下也。」

⑤坠落;殒落。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五引《字書》:「顛,墜也。」又卷五十一引《考聲》:「顛,殞也。」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「子都自下射之,顛。」杜預注:「顛,顛隊而死。」《楚辭·離騷》:「日康娱而自忘兮,厥首用夫顛隕。」王逸注:「自上下曰顛。」《漢書·五行志中》:「京房《易傳》曰:『《復》:崩來無咎。』自上下者為崩,厥應泰山之石顛而下,聖人受命人君虜。」顔師古注:「顛,墜也。」

⑥通「蹎」。倒仆。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五十一:「顛,《廣雅》:『倒也。』」五代徐鍇《説文繫傳·頁部》:「顛,顛倒字作蹎。」徐灝《説文解字注箋·頁部》:「《繫傳》曰:『顛倒字作蹎』,是也,作顛者,假借字耳。」《易·鼎》:「鼎顛趾,利出否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顛,倒也。」《論語·季氏》:「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!」

⑦颠倒;倒置。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:「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,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」《楚辭·劉向〈九嘆·愍命〉》:「今反表以為裏兮,顛裳㠯為衣。」王逸注:「顛,倒也。」

⑧颠簸。《紅樓夢》第七十八回:「騎馬顛了,骨頭痛。」林則徐《日記·壬寅(道光二十二年,公元一八四二年九月十九日)》:「出峽皆石路,且多自上而下,車顛甚。」

⑨通「瘨(癲)」。疯,狂。《急就篇》:「疝瘕顛疾狂失響。」顔師古注:「顛疾,性理顛倒失常,亦謂之狂獝,妄動作也。」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坤部》:「顛,叚借為瘨。」《書·盤庚中》:「乃有不吉不迪,顛越不恭,暫遇姦宄。」孫星衍疏:「顛,與瘨通。《廣雅·釋詁》:『狂也。』」蘇軾《李公擇求黄鶴樓詩因記舊所聞於馮當世者》:「無功暴得喜欲顛,神人戲汝真可憐。」費唐臣《貶黄州》第一折:「不荒唐,不顛狂,折末雲陽梟首高竿上。」

⑩古县名。指滇池县西汉置。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。两益州郡治所。后作「滇」。南朝废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「淮南干遮文成歌。」李善注引文穎曰:「文成遼西縣名也。其縣人善歌。顛,益州顛縣,其人能作西南夷歌也。同也。」

⑪姓。《廣韻·先韻》:「顛,姓。」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從者,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。」

(二)tián 《集韻》亭年切,平先定。

①〔顛顛〕忧思貌。也单用作「顛」。《集韻·先韻》:「顛,憂思皃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喪客纍纍,色容顛顛。」鄭玄注:「憂思貌也。」

②通「闐」。充满。《洪武正韻·先韻》:「顛,盛氣貌。」《易頤》:「顛頤,吉,虎視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」《禮記·玉藻》:「頭頸必中,山立時行,盛氣顛實揚休。」鄭玄注:「顛,讀為闐,盛聲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,若陽氣之躰〔体〕物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顛,塞也。……言軍士宜怒其氣,塞滿身中。」

(三)tiàn 《集韻》他甸切,去霰透。

同「瑱」。古代冠冕的玉饰,自两侧垂于耳旁,用来塞耳,故又名「充耳」。《集韻·霰韻》:「瑱,《説文》:『以玉充耳。』或从頁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11/15 10:18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