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顙 |
释义 | 顙〔颡〕 《説文》:「顙,頟也。从頁,桑聲。」 sǎng 《廣韻》蘇朗切,上蕩心。陽部。 ①额头。《方言》卷十:「頟,顙也。中夏謂之頟,東齊謂之顙。」《易·説卦》:「巽為木。其於人也,為寡髮,為廣顙。」孔穎達疏:「頟闊為廣顙。」明余繼登《典故紀聞·太祖與侍臣論治道》:「迫之以力,强其所不欲而求其服從,是猶激水過顙,終非其性也。」董必武《闻杜斌丞先生在西安遇害,为长句吊之》:「大颡虬髯骨相奇,胸罗武库是吾师。」 ②头。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「《説文》:『顙,額也。』西安謂頭曰顙。開口呼之如沙。此以小名代大名也。」《太玄·傒》:「天撲之顙。」范望注:「顙,頭也。」唐杜甫《義鶻行》:「修鱗脱遠枝,巨顙拆老拳。」仇兆鰲注:「巨顙,蛇首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三》:「自顙及趾,靡有所遺。」 ③颊。《孔子家語·困誓》:「河目龍顙。」王肅注:「顙,頰也。」 ④嗓子;喉咙。隋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·鼻病諸候》:「頏顙之間,通於鼻道。」元蕭德祥《殺狗勸夫》第四折:「動不動掐人的顙子,哎,這好歹鬭的書生,好放刁的賊子。」清鄒容《革命軍·緒論》:「呼天𥸤地,破顙裂喉,以鳴于我同胞前曰:『嗚呼!我中國今日不可不革命。』」 ⑤稽颡,叩头。《公羊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喪人不佞,失守魯國之社稷,執事以羞,再拜顙。」何休注:「顙者,猶今叩頭矣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再拜顙,見而稽顙也。」又触;撞。《説苑·奉使》:「秦王曰:『布衣韋帶之士怒也,解冠徒跣,以頭顙地耳。』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