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頽 |
释义 | 頽〔颓〕 tuí 《廣韻》杜回切,平灰定。微部。 ①秃;头秃。《廣韻·灰韻》:「頽,秃。」《六書故·人事三》:「頽,首秃也。」 ②下坠。也作「隤」。《集韻·灰韻》:「隤,《説文》:『下墜也。』或作頽。」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「歲㫚㫚其若頽兮,旹亦冉冉其將至。」洪興祖補注:「頽,下墜也。」《文選·馬融〈長笛賦〉》:「巔根跱之槷刖兮,感迴飈而將頽。」李善注:「頽,落也。」《新唐書·李嗣業傳》:「嗣業提步士升山,頽石四面以擊賊。」又水流向下。《史記·河渠書》:「井下相通行水,水頽以絶商顔。」裴駰集解:「(公孫)瓚曰:『下流曰頽。』」 ③崩塌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泰山其頽乎!梁木其壞乎!哲人其萎乎!」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驚夢》:「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頽垣。」 ④衰败;衰颓。《集韻·過韻》:「頽,委廢皃。《周禮》:『頽爾如委。』」按:《周禮·考工記·梓人》作「穨」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》:「無面目之可顯兮,遂頽思而就牀。」李善注:「《廣雅》曰:『頽,壞也。』言壞其思慮而就牀。」三國蜀諸葛亮《出師表》:「親小人,遠賢臣,此後漢所以傾頽也。」《朱子語類·羅氏門人》:「李延平不著書,不作文,頽然若一田夫野老。」 ⑤恭顺;安详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「拜而後稽顙,頽乎其順也。」鄭玄注:「頽,順也。」《北史·文苑傳·庾信》:「身長八尺,腰帶十圍,容止頽然,有過人者。」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人事一》:「(趙抃)嘗過青城山,遇雪,舍於逆旅。逆旅之人不知其使者也,或慢狎之,公頽然鼓琴不問。」 ⑥暴风从上而下。《爾雅·釋天》:「焚輪謂之頽。」郭璞注:「暴風從上下。」《詩·小雅·谷風》:「習習谷風,維風及頽。」毛傳:「頽,風之焚輪者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頽者,風從上而下之名。」 ⑦倾斜。《齊民要術·養牛馬驢騾》:「(馬)凥欲頽而方。」石声汉校釋:「(馬的)臀部要斜下,要方正。」 ⑧雄马生殖器。张相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五:「頽,殆即馬屌。」元馬致遠《耍孩兒·借馬》:「有汗時休去簷下拴,渲時休教侵着頽。」 ⑨詈词。恶劣之义。张相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五:「頽,詈釋,惡劣之義。」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「今日頽天,百般的難得晚。」元孫仲章《勘頭巾》第一折:「你看,我那頽命麽,狗也不曾打的着,倒打破了一個尿缸。」元賈仲名《對玉梳》第二折:「不曉事的頽人,認些回和。」 ⑩颊下。《玉篇·頁部》:「頽,頰下。」 ⑪姓。《萬姓統譜·灰韻》:「頽,漢頽當,七國反時將軍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