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頷 |
释义 | 頷〔颔〕 《説文》:「頷,面黄也。从頁,含聲。」 hàn ㊀《廣韻》胡感切,上感匣。又胡男切。侵部。 ①〔顑頷〕食不饱而面黄饥瘦。也单用作「頷」。《説文·頁部》:「頷,面黄也。」见「顑」。 ②下巴。《方言》卷十:「頷、頤,頜也。南楚謂之頷,秦晋謂之頜,頤其通語也。」《素問·瘧論》:「陽明虚,則寒慄鼓頷也。」王冰注:「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頷振動也。」唐白居易《馬上作》:「蹉跎二十年,頷下生白鬚。」巴金《家》三十八:「觉新坐在写字桌前两手支着下颔。」 ㊁《集韻》五感切,上感疑。 通「顉」。点头。《集韻·感韻》:「顉,《説文》:『低頭也。』或作頷。」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·臨部》:「頷,叚借為顉。」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逆於門者,頷之而已。」陸德明釋文:「頷,本又作顉。」按:《説文·頁部》「頷」下引作「顉」。宋蘇軾《寄題清溪寺》:「遺宫若有神,頷首然吾言。」茅盾《子夜》九:「吴芝生坐在他们两个对面,时时颔首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