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 | 坻 |
释义 | 坻 《説文》:「坻,小渚也。《詩》曰:『宛在水中坻。』从土,氐聲。汷,坻或从水,从攵。𣹡,坻或从水,从耆。」 (一)chí 《廣韻》直尼切,平脂澄。脂部。 ①水中的小洲或高地。《爾雅·釋水》:「小渚曰沚,小沚曰坻。」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坻,小渚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坻者,水中可居之最小者也。」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:「曾孫之庾,如坻如京。」鄭玄箋:「坻,水中之高地也。」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乘流則逝兮,得坻則止。」宋王安石《荷花》:「亭亭風露擁川坻,天放嬌嬈豈自知。」 ②岸。漢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「臨坻注壑,瀺灂霣墜。」《文選·張衡〈南都賦〉》:「坂坻嶻𡾲而成甗。」李善注引郭璞《上林賦》注:「坻,岸也。」 ③宫殿的台基和阶陛。《廣雅·釋室》:「坻,除也。」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「坻崿鱗眴。」《文選·何晏〈景福殿賦〉》:「羅疏柱之汩越,肅坻鄂之鏘鏘。」李善注:「坻,殿基也。」 ④蚂蚁巢外的松土。也叫「塲(場shāng)」。《方言》卷十一:「蚍蜉,其塲謂之坻。」又卷六:「坻,塲也。梁、宋之間蚍蜉䵓鼠之塲謂之坻。」晋潘岳《藉田賦》:「坻場染屨,洪縻在手。」 (二)dǐ 《廣韻》都禮切,上薺端。又諸氏切。 ①山坡。《玉篇·土部》:「坻,《埤蒼》云:『坂也』。」《廣韻·薺韻》:「坻,隴阪。」《文選·揚雄〈解嘲〉》:「功若泰山,響若坻隤。」李善注:「坻,丁禮切。韋昭音『若是理』之是。《字書》曰:巴、蜀名山堆落曰坻。」晋左思《吴都賦》:「坻頽於前,曲度難勝,皆與謡俗叶協,律吕相應。」 ②「坁」的讹字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九年》:「官宿其業,其物乃至,若泯棄之,物乃坻伏。」杜預注:「坻,止也。」阮元校勘記:「此傳當作『坁伏』,《石經》、宋本不誤。」 |
随便看 |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