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释义

《説文》:「圭,瑞玉也,上圜下方。公執桓圭,九寸;侯執信圭,伯執躬圭,皆七寸;子執穀璧,男執蒲璧,皆五寸。以封諸侯。从重土。爵有執圭。珪,古文圭从玉。」

guī 《廣韻》古攜切,平齊見。支部。

①古玉器名。长条形,上端作三角形,下端正方。古代贵族朝聘、祭祀、丧葬时以为礼器。《説文·土部》:「圭,瑞玉也,上圜下方。」段玉裁注:「圭之制,上不正圜。以對下方言之,故曰上圜。」《論語·鄉黨》:「執圭,鞠躬如也,如不勝。」包咸注:「為君使以聘問鄰國,執持君之圭。」皇侃疏:「圭,瑞玉也。」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:「周公北面立,戴璧秉圭,告于太王王季文王。」裴駰集解:「孔安國曰:璧以禮神,圭以為贄。」《徐霞客遊記·江右遊日記》:「比至,遥望一峯中剖如門,已而門之南,忽岐出片石如圭,即天柱峯也。」

②古代测日影的仪器「圭表」的部件。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,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,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以土圭之灋測土深,正日景以求地中。」鄭玄注:「土圭,所以致四時日月之景也。」《宋史·律曆志九》:「觀天地陰陽之體,以正位辨方、定時考閏,莫近乎圭表。」

③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。《孫子算經》卷上:「量之所起,起於粟,六粟為一圭,十圭為一撮。」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:「度長短者不失豪氂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權輕重者不失黍絫。」顔師古注:「應劭曰:『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。』孟康曰:『六十四黍為圭。』」

④古代重量单位。《續漢書·律曆志上》「量有輕重,平以權衡」劉昭補注引《説苑》云:「十粟重一圭,十圭重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重一斤。」

⑤洁。《廣雅·釋詁三》:「圭,潔也。」《儀禮·士虞禮》:「饗辭曰:哀子某,圭為而哀薦之饗。」鄭玄注:「圭,絜也。」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卿以下必有圭田,圭田五十畝,餘夫二十五畝。」趙岐注:「圭,潔也。」

⑥姓。《字彙·土部》:「圭,姓。」《姓觿·齊韻》:「圭,《姓考》云:圭國後。《左傳》:鄭穆公妃曰圭嬀是也。一作邽,因氏。《千家姓》云陳留族。」

随便看

 

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,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、意思、用法、释义、造句等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您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5:06:08